第六十一章 成松之悟!(2 / 2)

加入书签

从那时起,吴成松便已经思量清楚。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路。

现在的吴讳不仅武道有成,还为朝廷做事,吴成松虽不知他做的是什么事。

但这些时日吴讳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他所能做的,是尽量不要成为孩子的负担。

如若不然,换成他以前的脾气,吴讳还未及冠就敢夜不归宿,他必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问完还要好生教育一番。

门外吴讳的身影早已消失。

可手捧书卷的吴成松仍是愣愣望着门外,无神无光的眸眼渐渐被回忆蒙上了一层浑浊。

犹记那年他刚从水沟中将吴讳捞出来时,后者还是个浑身淤泥、哇哇大哭的婴孩。

连裹身襁褓都没有,拉得一屁股屎,小小的人臭气熏天。

那年恰逢吴成松考场失意,家财又薄,连为心仪之人赎身都做不到,正是万念俱灰之时。

偶遇一名无人肯管的弃婴,腰背还挺如松竹的吴成松恻隐之心大动。

那时他想,苍茫人世茕茕孑立,这大炎虽是繁荣鼎盛,可与他吴成松却没有半分关系。

如不能与心仪之人厮守,那娶一陌生女子何用?

同他一起家徒四壁吗?

吴讳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吴成松对吴家无后的遗憾!

就这样,他用教书所得的微薄银钱将吴讳抚养长大。

多年来视如己出,倾注全部心血,教他认字读书,想让吴讳学文入仕、博得官身,弥补他少年时留下的遗憾。

昨夜,吴讳用那鲜红入血的武道异象告诉他。

子的存在对父来说,并非是弥补遗憾的工具。

他有选择自己人生道路的权利!

事实证明,吴讳选得很对。

他当初不顾自己用养育天恩相挟,坚持要踏入武道,是正确的!

当年他花了大价钱请来替吴讳测看根骨资质的武人,看错了!

这个被他从水沟中捡来的弃婴,必是那传说中百年难遇的武道大才!

不然何以解释,吴讳成长至今从未出过九峰县城,却能被朝廷的人看重?

凉风吹来,吴成松陡然回神。

紧了紧前些时日吴讳替他买的过冬棉衣,只觉温暖无比……

愈发荒凉的南城长街。

吴讳戴着自己做的口罩,正朝内城方向大步疾行。

赶路途中,满目荒凉,许是县衙人手吃紧,许是疫病猖獗,今日路旁裹成柱状的草席又多了许多。

一同增多的,还有毛色光亮、大如鞋靴的老鼠。

路过一些门户紧闭的外城房屋时,他还能听到痛哭啜泣之声。

经守城衙役登记检查之后,吴讳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衙役巡街、商户开门,行人皆以白布罩面,彼此相隔甚远。

仅是一墙之隔,内城与外城却像是两个世界!

见此情形,吴讳不由想到了如今的九峰形势。

“不容乐观啊!

外城多是散户,不易统筹管理。

而内城多的是不缺钱的地主老爷。

以刘、何、宋这三大家族为首,家中甚至还养有家族医者,防范措施做得比外城好上数倍。

县衙也在内城。

医术好的医者也多在内城。

官民协同、整治得力,因此内城情况要比外城好上许多。

必须尽快搞钱搬到内城来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