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先生风骨(2 / 2)

加入书签

<a id=wzsy href=http://www.xiaoshuting.la>xiaoshuting.la</a>

三公主接话:“要传此法,须先知‘风骨’为何物。爹爹领他去看风骨了。”

九公主又说:“刘世才见了‘风骨’,才容易领悟我爹爹‘风骨之道’。”

李怜云听言几分诧然,问三位公主:“君家水府内还留存一副君子风骨?”

她通读医书,其中有一卷《内经·骨论》提及到【风骨】一词。

着书医家将其比作【砚石白玉,其坚如铁】。

书中说:“儒家风骨,乃筑学问品性入根骨身性,如将墨水浸润纸张,似佛骨舍利子。千年不朽,万年不化。可与玉石媲美。其骨磨成粉加以诸药,可制成‘正气丹’。”

除此之外,怜云还在一些《志异》杂书见过‘风骨’。

据说‘风骨克诸邪,久养可得神灵入骨……’

长公主看她惊异,引出凉亭道:“我家那副风骨不是旁人的,乃家父舍生取义留下的‘仁义之躯’。”

“养于修身阁内,三百年未见风骨消减,只是没了六丈仁气。”

“怜云若想看,择日我带你一观。”

“但妹妹可不能外传,我是真心与你结交,而非显摆家父德性。”

李怜云欣悦正心说:“公主抬举我,我又岂会不知好歹?小妹自省的。”

“这便好。”

长公主把手与她回凉亭续接方才话题。

她所言‘修身阁’位于水府后院南边一所小园内。

园子只半亩大小,四周栽种着紫竹和青玉石。

阁楼似塔形,上下两层,有六丈高,整体皆由黄铜铸成,气魄浑厚坚实。

一楼设有祭坛牌位,白玉灵牌纂刻金字,上书【吾功业未成存身于此】。

香炉插着一炷新上的‘文香’,乃刘彦来时所敬,是一字文光念化而成,香头闪烁学问明光。

此时他和胥君、相君都在二楼,观瞻一具白玉骷髅,内心大受震撼!

只见这具骸骨皮肉尽消,盘坐黄布蒲团上,周身两百零六块骨头透着玉色,齐绽光华,骨质似无暇白玉,光洁不染污浊。

且,头骨和嵴骨散发‘精光’,如辰时的阳光,呈现澹金之色,与玉光合照,显现宝相庄严。

其骨形,庄严正大,彷佛一座青山耸立天地之间。

山中吹出一阵爽朗风气,袭人心神,正人心念。

面对这具骷髅骸骨,刘彦不生半点恐惧,唯有说不尽的敬佩。

能把一身人骨,沁润的如此明亮庄正,可见胥君品性之高、学问之深、仁义之厚!

三者相加,方才筑成这儒士风骨!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见先生风骨,高洁明亮,诸般学问藏于其中,学生只做观瞻便得三分慧悟。”

说着,刘彦拱手一礼。

此礼并非客套,而是发自内心之敬。

胥君受他一礼,一手托住,一手指自家骷髅道:“世才何不走进一观?以你胎光本相与他照个面。”

刘彦虽不明其意,但知必有学问在其中,迈步走近君家风骨。

于五尺前定身观看,更能感受从骨缝流转出的风气。

而且,他发现一点奇异有趣之处。

胥君这具风骨,竟有六道不同的‘骨风’,六种风气同时拂面,给他感受各不相同。

刘彦回眸欲问时,胥君手指一道金光落在他脚下,化作黄蒲团。

君家笑道:“你先坐下自行参悟,悟出什么便记下。我与建元在楼下等你,一炷香后你再下来。”

“那时我自与你授业解惑。”

刘彦点头记下,面对眼前白玉风骨,先细细感受那‘六种骨风’。

二君到楼下,胥君问相君:“建元可知君子六气。”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