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送信徐州(2 / 2)

加入书签

“我改日走一趟七家亲戚,再与他们说说。”

“如今,七家已知我家和世才结亲不成,但鲜有人知贤弟入了真学。”

“现在只有黄家知道。”

“其他狐亲若是知晓此事,肯定暗下动心,想把女婿招他家。”

“如此这般,他们就会对世才上心,遇事则帮,就像黄家一般。”

“我只是在青州耽搁两日,黄家就遣小妹去送丹,捷足先登摘去人情。”

“狐狸心计,我再明白不过。”

荀舫主婉然而笑,把信折起入袖道:“八姓狐族威名远播,自然可以震慑宵小之徒,但终究有人不惧……”

高二点头道:“其实姐姐之忧,贤弟已有思虑。”

“所以他要拜师相建元,求教司徒绝学《君心化龙》。”

“世才说,自己根性愚直,使他用心不全,需要此术补全。”

“只要用心全面,就能防备他人谋算,亦可先知先觉,从而周旋退身。”

“相建元?司徒绝学,君心化龙?”

荀舫主未曾听过此人,信中也未提及,请她细说此事。

高二笑说起‘东湖相君’,先说这位湖主生前与师承,后提到刘世才拜师。

“昨夜世才与相君定了拜师吉日,就在本月十六,届时相君代师收徒。”

“此后,世才便是司徒夫子的隔世嫡传弟子。”

“继承司徒心学,不会损伤世才自身道义,此乃上佳之选。”

“此外,贤弟还要向西湖主胥先生求教‘成仁之术’。”

“有这两位湖君相助,他无需再拜夫子,将来可成自家基业。”

旁听的萱儿眼眸闪烁,思问:“那胥君可是前朝人?”

闻她插话,舫主与高二齐目望去。

后者道:“胥先生与徐州城隍薛文芳是同年,相君言‘此先生儒术独到,养六丈仁气,以仁义著称。’”

“你知道他?”

萱儿暗下感叹,低眉说:“小奴听过胥先生之名。”

“正如东湖君所言,此先生的儒术独树一帜。”

“他那成仁之术非常了得,可以养自身仁德。”

“此仁德养成,可由根性风骨发气,便是仁气。”

“此仁气乃地坤正气,若与乾天正气合并,便能催生大无畏勇德,千军万马亦无惧。”

“他授公子成仁之术,定会教授养风骨之法,公子此番向他求学,乃极好的决定。”

高二眼眸含思,发现荀姐姐这侍婢颇知儒家事,也不探问底细,笑道:“你说的不错,相君也曾这般说过。”

“他说,胥先生生不逢时,半途终道,若不然必登经香阁,为在册大儒。”

“因此提议世才向其求学。”

“我信已送到,完成贤弟交托之事,该告辞了。”

“想来姐姐读罢信,心中得宽慰了。”

“世才对你对我之心,都是真诚不虚的,不会离别后就抛于脑后。”

荀舫主暖心而笑,读完信的她自然心有体会。

“妹妹说的是,世才之情义,平淡而拂人心。解了我全部忧心。”

“你先别走,我有一桩事问你。”

“妹妹来时提到‘执天司’……”

“莫非你在临安遇见了那司众?”

高二倒把这件事疏忽了,暂留片刻与荀姐姐说起‘昨夜送鬼赴阴山,少年河中露马脚’。

此刻,临安城外,两匹骏马停蹄。

其口中少年逸仙正与长髯士观望城上气象。

“如何?”

“果然不虚,临安城上呈现‘疫气阴消之象’,必是城内正气复苏之因。”

说着,二人下马,跟随乡人入城。

……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