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李欠打来也(1 / 2)

加入书签

“许庭长,我们还是说一说你介绍的几个学生吧。”

“好,我先给你们介绍下三个学生,不过这三个学生丝毫不亚于你们现在的周乐。”

王耕一听,头皮发炸。

“第一个叫李倩,是个小姑娘,14岁。她倒是原生家庭,爷爷奶奶家重男轻女,所以她从一出生就是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的。”

“哦,那现在怎么样呢?”

“他的妈妈是我的同学,这孩子有一个绰号,叫李欠打!原因是她一回家,就挨他爸爸打,她爸爸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然也有她是个女孩的缘故,所以同学们就喊她李倩(欠打),结果现在打出来一个小太妹。”

“她与你们少年法庭有什么关系?”

“与少年法庭倒没有关系,但离违法犯罪也不远了,在社区横行霸道,她妈妈为此来找过我几次。”许国麟解释,然后继续说道。“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李倩的同学。一个是她的女同学叫米奇,15岁,相当于她的军师;另一个是男孩,是李倩的打手,叫徐新,13岁,绰号蜡笔小新。他们三个现在被原学校勒令退学,辍学状态。”

听完许国麟的介绍,王耕立刻说:“学校处理失当啊!义务教育法规定,孩子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论犯什么错,怎么可以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呢?”

“是的,我们正在与学校交涉,孩子不能不上学。”

“行,这三个孩子我们要。能不能把他们的档案转过来?我需要了解他们的详细信息。”

“这个我来解决。”

三个学生即将到来,立刻给学校带来了生气,接下来的几天里,学校利用许庭长赞助的三千元,抓紧把学生宿舍整理出来两间,一个男生宿舍,一个女生宿舍,另外整理出一个值班教师宿舍。

最重要的是要把教室整出来,会议室安装上电视,食堂也整好。所有的窗户安装上玻璃,修好门窗,教室和宿舍配齐崔校长捐赠的桌椅板凳和黑板,还买整齐划一的新被褥、水壶、洗脸盆、牙具毛巾、碗筷。基本上就是“拎包入住”。

但越是简单的事情越复杂,学校要建教学制度,再不能学生来了,老师傻傻地面对面看着学生,或者和几个孩子瞎天吧?老师要排值班表、课程表和活动表。

值班表还好,这课程表和活动表,全校竟然没有一个人会排。

因为太久太久的时间,没有学生,有了学生也没有上过课,所有的老师根本不知道该上什么?这个课表该怎样排?

还有学生的实际文化程度到底如何?比如这小蛔虫高乐,一天学也没有上过。李欠打三个人说是初一,恐怕也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

老师们集体讨论,最后决定开两个班,先从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开始,上几天试试。

课外活动呢?现在除了看电视,就是打打球。但问题又来了,学校虽然有一个自己焊制的篮球架,但没有篮球,也没有足球。就算有球也不适合女孩子玩。

电脑!王耕忽然想起崔校长给学校送来的十台电脑。

于是以最快的速度,上电信局去开通网线,在会议桌上,一溜支起四台能上网的电脑。

现在似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鲍扬主任又来找校长王耕,“王校,这几个学生怎么收费呢?前期沟通,李倩的父亲明确表示,不会出一分钱,那个徐新家境困难,父亲只能拿出100元。”

没有钱,连饭都吃不上。

“以前我们怎么收的?”王耕校长问。

“以前,以前一直没有学生,有时候一个二个,我们就没有收过。”

“开一个家长会吧,请他们来,我们当面沟通。”

“开不了,这个办法我们想到了,四个学生有两个坚决不愿意来,因为他们嫌来开会丢人,而高乐父亲是来不了。只有米奇的母亲愿来与我们接触一下。”

“那我想问一下,这四个学生加上值班老师的伙食费和补贴,一个月需要多少?”

鲍扬回答:“我算了一下,每个月至少三千。”

“好,这三千元我来想办法,如期开学。你们几位熟悉情况的老师辛苦一下,我们搞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

“好,那就定在下周一。”

“嗯,请鲍老师把食堂朱师傅请来。”

不一会儿,食堂朱师傅来了。“王校长,你找我。”

会议室,如今又有了一个新用途,电脑室。王耕校长看看朱师傅也是白发苍苍。“朱师傅你能不能搞一个食谱?要根据孩子的发育营养制订,而不是仅仅吃饱肚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