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退而求其次(1 / 2)

加入书签

流贼窜入河南,魏忠贤和王立等候已久!

可说是“梦寐以求”!

这个时代,陕西和山西都是“穷地方”,没多少油水可捞!

尽管如此,大同的代王府仍旧富可敌国!

代王,只是个小小的藩王!

跟河南的福王朱常洵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据东厂这几年的摸底调查,福王的身家,绝不会低于一千万!

就算朱由检不拨一两银子,魏忠贤和王立也会抢着去剿贼!

利用流贼的力量攻破福王府,再以迅雷之势剿灭流贼,对东西二厂来说,几乎是轻而易举!

如此一来,福王府的金银珍宝……

嘿嘿!

只是,大殿里的风向,似乎不大对劲!

听了一阵,王立再也忍不住了,怒指着温体仁:

“温大人,曹巡抚临危受命,领兵前往山西剿贼,户部没拨一两银子吧?

也没向万岁爷要一两银子吧?

曹巡抚只有三千兵马,就杀得流贼鸡飞狗跳,难道是大功一件?

在你眼中,怎就成了重大过失?

流贼数十万之众,全都有手有脚,谁能阻止他们南下河南?

难道,凭你一张嘴,就能阻止?”

“王公公,我只是就事论事,你也不必生气!”

温体仁淡然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众所周知,曹巡抚率领的是骑兵!

当初,洪总督率领的是步卒,没能阻挡陕西的流贼东渡山西,尚且情有可原!”

然而,曹巡抚的麾下,全都是日行百里的骑兵!

就不能抢在流贼之前,率先赶到黄河阻截?

他放任流贼南渡河南,还不是重大过失?”

温体仁始终拿“骑兵”说事,引来一众同党的附和。

王立还想争辩,却见朱由检盯着自己!

并且,他还在轻轻摇头!

不知朱由检的本意,王立只能强压怒火,眼睁睁看着无数的脏水泼向曹文诏!

尼玛!

喷子!

全都是喷子!

一个个的,自己不敢领兵剿贼,喷起人来却理直气壮!

你几个狗日的,知道十几万流贼是什么概念?

就算往那里一站,伸着脖子让人砍,也能把曹文诏累死!

别说是十几万流贼,就算是十几万头猪,曹文诏也无力阻挡他们南渡黄河!

而且,曹文诏只是山西巡抚!

流贼一旦渡过黄河进入河南辖域,他就无权引兵追赶了!

这形势,就跟当初的洪承畴一模一样!

“罢了!”

朱由检出言喝止,等到殿上安静下来,正色说道:“曹文诏放任流贼南渡黄河,确实有重大过失!

但,鉴于曹文诏平定了山西,朕就不再重罚!

曹文诏,革去山西巡抚之职,降任山西总兵!

这事,就这么算了!

当务之急,流贼大举闯入河南,绝不给其喘息之机!

谁能领兵剿贼?”

话音刚落,温体仁就迫不及待地上前请命:“皇上,原福建布政司右参政朱大典,久经沙场,战功赫赫!

若由他领兵剿贼,不出三月,必能凯旋!”

“皇上,原辽东“东车右营都司”左良玉将军,既参加过京师保卫战,又参加过收复关内四城之战斗,所向披靡,无人可挡!

若由他领兵前往,大事必成!”

侯恂的话音刚落,钱象坤、何如宠、吴宗达等人纷纷进言,要么自请出战,要么举荐贤能。

王立和魏忠贤都想请战,可惜很难插上嘴!

渐渐地,王立似乎明白了什么!

曹文诏由巡抚降为总兵,对王立来说无伤大雅!

毕竟,曹文诏是王立的部曲,不在乎三品还是四品,更不靠那点俸禄过活!

但,曹文诏的降职,却是在安抚温体仁!

此时的周延儒,正在蹲大牢!

朱由检急需培养新的文官集团,制衡日渐强大的东西二厂!

温体仁和他的同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陕西的洪承畴与山西的曹文诏,好像,没费什么功夫就剿灭了流贼嘛!

既然流贼不堪一击,那么,此时的请战,正是立功的大好机会!

理清了其中原委,王立只能无奈摇头!

河南的剿贼,东西二厂就别再指望了!

洛阳的福王朱常洵,想趁机“抄”他的家,也没有希望了!

唉!

人算不如天算!

天算,也算不过人心!

稍作盘算,河南的剿贼重任,朱由检给了左良玉!

历史上的秦良玉,王立略知一二。

毕竟,她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将军!

然而,历史的左良玉,王立从未听过。

因为,明末的历史,王立真的不了解!

只知道,袁崇焕刚到辽东上任的时候,碰巧是左良玉麾下的士卒,因为欠饷劫持了毕自严!

若换了其他人,必是死罪!

但,袁崇焕与左良玉,都是因为侯恂的器重,才能官运亨通!

因此,袁崇焕免去了左良玉的死罪,只是革去了他的“车右营都司”之职!

然而,左良玉毕竟受到侯恂的器重!

在京师保卫战,以及收复关内四城的战斗中,作战极为英勇,没辜负侯恂的赏识!

<a href=http://m.ahzww.org id=wzsy>ahzww.org</a>

这不,一有机会,他马上就升了总兵!

我去!

连“兵”都是现成的!

侯恂麾下的“昌平军”,直接拨给了左良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