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五十二章 你们这是自找的毒打!(中)(2 / 2)

加入书签

“前面三期现在展现出一个苗头,一个说不上好坏的苗头。”一到开播前半小时,观音庙那帮人闲下来也开始点评了。

一些观众一边吃饭一边问到底啥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舞台上的歌手越来越专业化了,大家可以看得到,留下的这些选手,无论风格怎么样,哪怕是走岛南娱乐风范的歌手,他们的实力的确都是很强大的人。但专业化伴随着第二个问题出现,即这些人背后都有自己的团队,百分之九十的选手都带着一个至少有专业训练师的队伍了,他们可以随时根据网络风声调整自己的方向,一个团队供应一个歌手。这对草根歌手,或者刚出道的歌手,甚至是没有签约公司的歌手,是相当不公平的。”于老师点评。

这就是难解的问题了。

要想专业化,就得有团队。

团队的力量的确不是一个人可以硬抗的。

可专业化也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谁经济实力强大谁出身更高谁才能笑到最后的。

这是观众也看出来的问题只是没想水的鱼说的那么好。

“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在文化交流上做的还不够。国外来的优秀选手,留下的也都忙着展现自己国家的文化,我们自己的选手也忙着竞争地位,几乎没有太多交流的空间,舞台上导师点评之后,我们甚至没有看到有人把人家的学过来,而他们也没有把我们的学过去,这么下去只能是一个优秀的选秀节目,而达不到原本设定的目的。”于老师又点评说。

那怎么解决呢?

“这也不是最关键的,舞台上的歌曲同质化严重才是大问题。我们都看到了,这三期以来,除非个别极其优秀的,连导师都想向国家队推荐的那么十来个人,其他人现在全部都在模仿人,就拿上一期的那位唱《春风一过天地宽》的歌手说,他唱完歌曲,现场的确给了比较高的分数,而且无论技巧还是个人特点也都比较突出,可网上在干什么?没有见到几个专业的评点,也没有看到名师的提醒,我们看到的只有一股脑的找关老师出来认可的声音,认可什么呢?对这人而言,这些只是基本功,如果想要他来认可,我认为,最大的一点就是去除同质化了。你模仿他,这固然可以在舞台上拿到高分儿,可对自己有什么意义呢?你努力给自己贴上一个‘最像关老师’的标签有啥用?”想水的鱼质疑道。

那歌手的一些粉丝比较不满意了。

“差距还很大,不过向优秀的人学习也没错吧?”微博上一些人在直播观音庙的讨论,顺便质疑道,同时也觉着这是在吹毛求疵。

想水的鱼索性直接说:“当然没问题,向优秀的歌手学习,向歌唱家学习,这是你们爱豆的权利,谁也不干扰,可问题是你们纷纷给他打一个标签,你们想什么?关老师似乎还没到给自己找个接替者的地步吧?他也不是任何人就可以替代的吧?你们在网上到处宣传,还有拉票的嫌疑,你们这是干什么?”想水的鱼有点小生气,“还有几个歌手的问题,总的来说还是在模仿,甚至刻意的模仿,这是在竞争高分,而不是在比较能力,评委小组也受观众影响比较深了,原来的评委是太注重专业化,现在的评委却太注重市场化,这么下去我们的歌坛永远也别想出现诸子争鸣的盛事了。”

闫邀哉赞同:“我不懂音乐,但我了解艺术,这么搞,的确对整个歌坛没有实质性的意思。”

那你们说要怎么办。

“总不能希望几个歌手就想把歌坛改变了吧?”一些歌手的粉丝很恼火。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人,可人家唱的的确好听嘛。

好听就行了,你们吹毛求疵有什么用呢?

想水的鱼索性懒得说,又提起了另外的问题。

“阳刚缺失的问题,我们明显看得到,改编关老师的歌曲,基本上都是用‘另一种方式’演绎,把好好的刚烈滂沱的歌曲改编成小清新的歌曲,这是有问题的。”想水的鱼很忧虑这样下去好不容易好转的歌坛气质又要改变回去了。

<!--20210622143823-->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