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再上武当(2 / 2)

加入书签

随后拿起经书,见经书封皮上写着“太极拳经”四字,他在武当山见过不少张三丰祖师的手书遗迹,一见便知这“太极拳经”四字确是祖师真迹,再翻开细细一看,终于确定是被魔教抢走的张三丰祖师手抄本的《太极拳经》。

这《太极拳经》乃是张三丰真人的手抄本,是武当派的镇派绝学,当然武当派也有自己后来抄写的,但是后来抄写的哪里能与自己创派祖师亲手写的真迹相比。

冲虚道长将真武剑和《太极拳经》放到前方,泪流满面的跪倒在地,向一经一剑磕了九个响头。当年他师父担任武当掌门时,不想魔教趁着武当派中高手下山相助少林寺,偷袭了武当山,抢走了《太极拳经》和真武剑,让武当引以为耻,可是那魔教非同一般,黑木崖又易守难攻,武当试了几次都失败了,也就放弃。但是他师父坐化之前,依旧对此难以忘怀,自言无颜面对武当历代先人,死不瞑目。

就是冲虚道长,活了这么大岁数,看开了世间许多事,但是心中一直有个事未曾看开,那便是他未曾完成师命,寻回《太极拳经》和真武剑。

如今魏闲将《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归还武当,这让冲虚道长知道,这一次武当欠的人情欠大了。

冲虚道长对着魏闲躬身拜下,说道:“魏大人使得武当祖师爷的遗物重回武当,日后但有差遣只需派人告知一声,我武当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

魏闲可不敢受他这一拜,连忙侧身避过,说道:“道长不必如此,《太极拳经》和真武剑本为武当之物,如今只不过物归原主而已!”

虽然这么说,但是魏闲对于冲虚道长的这一番表态却很满意,看来这冲虚道长还是蛮上道的嘛。

若非为了获得武当派的人情,他干嘛将《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归还武当呢,这可是武学至宝,可以作为传家宝。

半个月后,武当派举行盛大的仪式,在外的武当弟子纷纷回山,洗沐三日,换上最新的衣服,念诵着道经,进行着演武,欢迎着《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回归武当,而将《太极拳经》和真武剑归还武当的魏闲,成了武当最受欢迎的人。

参加完盛大仪式之后,魏闲便启程返回京城。

回到京城,正所谓是小别胜新婚,享受了齐人之福,三日之后,魏闲才正式前往皇宫向弘治皇帝禀报事务。

“魏爱卿,这趟差事你处理得很是妥当,这些海商、盐商确实罪该万死,犯了诛灭九族大罪!”弘治皇帝听完魏闲禀报后,说道。

对于派遣魏闲巡视江湖,调查倭乱之事,弘治皇帝觉得自己这个决定实在是太英明了,短短两年时间,单单是剿灭的倭寇就超过二万,使得沿海为之一清。

更重要的是,抄没那些盐商、海商,获得四千多万两银子和无数田产、商铺,使得朝廷府库和内帑一下子都满了。

正所谓手中有钱粮,心里不慌,很多事情就可以展开做,比如重整京营,比如遍练水师。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魏闲说道:“只是微臣斗胆,这禁海终究不是长治久安之事,海贸获利颇丰,禁得了一时禁不了一世,臣觉得开设海关总署衙门,负责海贸进出口之事!”

魏闲觉得这禁海看似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事实证明,禁海并非长治久安之策,海外那么多广袤之地,无主之地,现在大明不去抢,日后终究会被西洋之人给抢了。

神州辽阔,但是神州也很小,数以亿计百姓,神州养不起这么多人,终究还是得前往海外寻找生存空间。

“何为海关总署衙门?”弘治皇帝来了兴趣。

“海关总署衙门,为单独设立衙门,只属朝廷直管,在沿海设立海关衙门,由海关总署衙门直管,不归地方布政司、府衙管辖,专门管理港口进出口之事,海商只有获得海关发放文件,才可从事海贸,运输货物需登记货物种类、纳税之后,方可出海。从海外运回货物,也需登记纳税,发放相关证明文件,才可在大明境内贩卖......”魏闲将后世的海关功能说了一遍:“而且微臣行走江南之时,听闻海外有广袤无主之地,可开辟良田亿亩,若是我大明得到这些土地,便可衣食无忧,也可令大量宗室移番海外......”

弘治皇帝越听眼睛越亮,不管是缓解土地兼并,还是解决越来越多的宗室,这可都是能够解朝廷之威,虽然大明建立也就百余年,但是宗室数量已经大到一个瞠目结舌的地步,供养宗室所需俸禄,连朝廷都已经感受到压力。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