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开头——BOE老国企,为什么是她?(2 / 2)

加入书签

液晶显示器行业,是个竞争异常残酷的行业,美国的厂商虽然很早就进入,但却也消失的最早;rb一度执行业技术之牛耳,却由于投资不足,有的被收购,没被收购的也面临技术升级的困局;台湾厂商则从行业领先者变成了如今的追赶者角色;而韩国的三星和lg则在政府和财团的支持下,保持显示屏高端行业统治者的角色。

在这场全球巨头的角逐之中,正是“烧钱”和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支撑着京东方在这场竞争之中,穿过行业的低谷,跨越资金链断裂的险境,最终获得了与韩国巨头掰手腕的资格。如今,在高端的oled显示屏领域,韩国企业依然占有垄断性的优势,不过京东方也正在发起新的冲击。2018年,华为发布的matepro中,京东方提供的oled显示屏,质量表现超过了lg提供的显示屏。有消息称,京东方的oled显示屏,目前也进入了苹果手机采购名单之中。

企业存在的一大价值就是要赚钱,就像rb四大经营之神之一的松下幸之助所讲的:企业不赚钱,就是犯罪。但京东方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此,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整个电子工业的支持和拉升。

很长时间以来,中国整个电子工业都处在“缺芯少屏”的焦虑中。中国的彩电企业早年也曾经兴旺一时,但在crt显像管向液晶屏升级的过程中,因为不掌握核心的显示技术,中国彩电厂家只能从日、韩、台进口,高额的价格,让中国彩电行业效益大跌。

为了从中国市场攫取高额利润,在2001年至2006年的6年时间里,三星、lg、奇美、友达、中华映管、瀚宇彩晶六家日韩面板企业,以平均每月一次的会议,总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会议中的重要一项就是,针对大陆彩电企业的采购,联合操纵市场价格。

这也直接导致中国的液晶彩电价格高居不下,2003年时,一款32寸的液晶电视,价格竟然高达上万元,其中液晶面板成本可以占到彩电成本的60%,中国彩电行业完全仰人鼻息。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日韩台的面板厂商进入寒冬期,但大陆因为成功抵御金融风暴,对面板的需求不减反增。出于善意,国家相关部门两次组织大陆9家彩电企业赴台采购液晶面板,此举被称为“将中国台湾面板企业拉出了金融危机泥沼”。但结果却是,台湾联合韩国、rb企业哄抬面板价格,半年之内,面板价格飙升60%。

2010年,中国进口液晶面板金额高达470亿美元,仅次于集成电路、石油和铁矿石。直到近几年,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一批液晶面板生产商崛起,才让中国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站稳了脚跟。有统计称,京东方这样的中国企业平均每块面板亏损1块钱,国内液晶显示器和电视机企业的成本就会下降10-20块钱。

面对海外巨头的围攻,在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面板行业,京东方曾长期亏损,但也正因为有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存在,中国的消费者今天才能不被国外产品勒索和绑架,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电视、电脑、手机产品,也正是有了京东方的存在,中国的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手机品牌才能以物美价廉的特性,攻占全球市场。

王东升曾用三个反问,描述过京东方的价值:

“如果没有像京东方这样的企业,华为、联想、小米、魅族们得给牢牢掌握面板行业话语权的三星、lg、夏普这些日韩企业多贡献多少营收?”

“想象一下,我们的战斗机、航空母舰上,所有的显示屏幕、仪表面板都只能用别国生产的显示器件,老百姓会觉得这个国家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国土安全吗?”

“在液晶面板技术的发展上,过去的确是日韩企业主导了潮流和市场,但未来万物互联的时代,这块屏仍将会是各种信息流的必经入口,难道还要将我们的大市场拱手相让吗?

寄语:新人之起步,如实业之艰辛,急需各位大大收藏+订阅!

月票就算了,对我这种扑街来说,太奢侈,还没有几句评论来的实在。

言归正传。

第一卷书中描写的所有事情,基本上都是基于现实和真实的故事,读者各位大大可以了解感受下一下那个年代人物的生活,了解一下当时那些没有坚持下来被破产重组的国企央企,在当时到底经历了什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猪脚没有混国企!

猪脚没有混国企!

猪脚没有混国企!

四方厂只是一个初始平台!猪脚想帮助四方这个老军工厂早日转型,同时借用这个平台,才有人才、资金等……毕竟想搞集成电路,想靠个人的力量和众多的国际巨鳄单打独斗,纯属异想天开。

第二卷《魔方智慧》开启,余子贤就会实质性离开。

为了更好地和书友交流,让《芯片的战争》写的更好,不要脸的公布个q群(736993091)。

之前就有人问q群,这次给大家,希望关注、爱护《芯片的战争》的各位书友,踊跃加入,共同进步!

我们都是追梦人,一路有你更精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