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双帝同朝(一)(2 / 2)

加入书签

其时,双方都已探明彼此底细。燕王现已攻下宋境内大半州府,但时局动荡,各地都有起兵的义军。文燕王坐镇汴梁,武燕王带兵扫荡四境,只能分出五万兵马追赶高氏与幼帝。

刘昌祚估量两军兵力,己方有近十六万人,较敌军多出十万,又有坚城作为依托。便与玄空商议,准备在此与敌人一战。

出征两日前,太皇太后高氏携幼帝亲临军营,巡视三军。将士们士气颇受鼓舞,军心大振。

这一日,两军在韦州城外对垒。但听得鼓角齐鸣,两军相交,杀声冲霄,战事惨烈。

燕王手下不乏精兵良将,但人数处于劣势,激战一个上午后,折损六千余人,吃了一场败仗。

韦州城内,人人皆喜,唯独玄空高兴不起来。他知一时胜败不足以定胜负,关键只系于武燕王一身,只要武燕王一日不死,这天下就永不得太平。这几日,他常常回想当日与武燕王交手的场景,思来想去也无克敌之法,心中苦恼之至极。为防范武燕王亲自出手,他已将太皇太后与幼帝藏了起来,只少数几人才知。

刘昌祚整军数日,打算东征。这一天却又有敌人在城下叫阵。众人登上城楼一望,见对方只有几千人。刘昌祚心想:“这一定是诱兵之计,想引我军出城,但我军是你三倍,有何不敢?”他命种师道领八万军出城应战。

两军短暂交锋,敌人佯败而退。种师道率军追赶,至五里外,忽然听得山坡后面传出一阵高亢的叫喊声,号角声四起,敌人剩余兵力早已埋伏在此。

种师道多年掌兵,深谙兵法诡道之术,于敌人的阴谋诡计早已了然于胸,当即发号施令,调动阵型御敌。两方人马激战正酣,不料敌人又驰来两支援军。只见这两支人马行装异于常规军,一支皆头戴鬼面,显得阴气森森,另一支人马皆身系黄巾,军容甚整,但人人双目无神,仿佛行尸走肉一般。

眼见两支人马来势汹汹,行军如风,虽是步兵,奔袭之快堪比骑兵。一霎时,就已冲入战团。种师道大吃一惊,连忙指挥将士们迎战。

这两支军正是文武燕王暗地里培养的死士,谓为“猛鬼军”、“黄巾军”,共计两万余人。经多年沙场锤炼,已经成了二王手上最厉害的两支军队。此番攻打韦州,只出动了五千人。这些人个个身怀一流武功,打起战来均能以一当十,又悍不畏死,实在难以抵挡。没过多久,宋军阵型大乱。

玄空遥望见敌人又添增援,暗暗惊异,但心中一大疑团也得以解开:“原来这些年二十四鬼、九江盟的门人早已收拢进燕王的麾下!”

玄空向刘昌祚道:“大帅快鸣金撤兵!”不等刘昌祚下令,种师道已经带领将士回撤。“猛鬼军”、“黄巾军”上前追杀,短短一会儿功夫,宋军又有千人丧命。刘昌祚又点一万骑兵出城接应,总算将大军撤回城中。

其后数日,宋军只固守城内。两军攻守相持一个多月,武燕王的军队终于撤回宋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