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千毒道人(2 / 2)

加入书签

玄空思虑之际,那农户仍在苦苦哀求,不住说道:“大王,小人什么的交代了,快放了我吧!小人上有老下有小,您就看这份上,放我一马吧!”

玄空无意为难这农户,松开手,又叮嘱道:“切莫与旁人提起!”

农户也没搞懂对方吩咐哪件事不让说起,只是狠狠地点头,随后慌不择路逃回了山下。

玄空转身回来,将方才的事一一说给薄扬、金四。三人均认定此事就是千毒皇所为。说不定待到有人来取书,便能见到千毒皇本尊。金四大为欣喜,一想到自己这条命又有救了,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冲着玄空二人连连作揖。

玄空摆了摆手,叫他不要声张,免得节外生枝,别无意间弄出响声,惊到山中之人。三人便伏在草地中,静静等待。然而这一夜过去,什么动静也没有,更别说有人来取书。

只见日出时分,霞光万丈,林霏渐开。久久笼罩在山上的雾气,终于在此刻淡化了许多,山间也得一丝清朗。

忽然间,身旁传来一声呻/吟。玄空侧头一瞧,那金四面目惨白,额头一颗颗黄豆大的汗珠渗了出来,身上更是颤抖不止,显然极为痛苦。玄空、薄扬大惊不已。

一晃之间,金四的状况又加重许多,只见他双眼不住上翻,露出灰黄色的眼白,而手脚抽搐,口中喷出带有碎肉的鲜血。

薄扬连连问道:“你怎么了?你怎么了?”可那五子锁心之毒,岂非等闲,一经毒发五脏俱裂,那痛感非常人可忍,金四早就疼的口不能言。

玄空心说:“坏了,想不到功亏一篑,没见着千毒皇,却等来金四毒发。”他又惊又疑,这金四在他看来是十分重要,这么多年,唯有此人能向自己揭露魑魃二鬼的阴谋。此时看模样金四的命是保不住了,可按日子应该还剩近一个月时间,怎么会提前如此多日?

不知所措之际,只得按住金四的身子,手掌抵住后心,将一股雄厚真气送入对方体内。

五子锁心,是任何内功心法都无法化解的。倘若金四是初服毒药,凭玄空一身精深武功或能保下他命。然而金四连服这种药丸已有十余年之久,毒素早深积于五脏六腑。纵使达摩在世,道祖复生,也只能看着他死去,别无办法。

玄空雄浑无比的真气灌入金四体内,犹如泥牛入海,不知去向。又过一阵,金四终于硬撑了说出一句话来:“快…快杀了…我!”

玄空心想:“他早就痛的心智不存,更不可能再将胸中秘密吐露。罢了!罢了!总算相识一场,救不得你,也该送你一场好死!”心念至此,手起掌落,正印在金四胸口。霸道无比的内劲震碎了金四心脉。

这一刻,金四痛苦的神情终于舒缓,紧蹙的眉头也舒展而开,脸上再无表情。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将手探入怀中,口中轻声道:“魃鬼…是…zhu…”话没说完便已死去。

玄空把拳头重重砸在地面上,直震的土地龟裂,心中大为不甘。薄扬轻轻摇动他的臂膀,劝道:“大不了再查其他线索”。半晌之后,玄空长叹一声。

两人呆呆地看着金四的尸身,便想起他死时说的半句话。薄扬问道:“你说那半句话什么意思?魃鬼是猪什么?”

玄空灵光一闪,说道:“莫非魃鬼本名姓朱?江湖上有没有哪个姓朱的高手?”薄扬道:“江湖中,姓朱的比比皆是,可没一人武功高到那等地步。若说魃鬼平时故意掩饰,那仅凭一个姓氏,也极难将他找到。”

话音一落,只听林中有一道苍老的声音说道:“魃鬼无名无姓,并不是江湖上成名的高手!”此言一出,玄空二人齐齐回头看来,见那密林深处有一苍髯老道坐一辆木轮车,缓缓驶来。

他二人十分诧异,均想:“如今的江湖可谓谈‘鬼’色变,几乎少有人敢直呼魃鬼之名,所以来者定不一般。”

玄空问道:“敢问前辈是何方高人?”老道哈哈一笑,说道:“你们在此不就是等我吗?”玄空与薄扬二人一齐惊道:“你就是千毒皇!”

老道忽然惨然一笑,道:“千毒皇!好霸道的外号!《尚书序》疏称:‘皇者,以皇是美太之名。’非居功至伟者不能冠以皇字。我一山野道士,被仇家砍断了双腿,躲在荒山之中,苟延残喘三十余年,如何能担此称呼?不过是千毒道人罢了。”如今的千毒皇早不复当年的傲然睥睨,反而有几分孤影自怜。他说话之时,苍老的面容不禁现出凄楚憔悴之色。

玄空、薄扬一听,此人自认是千毒皇,不敢怠慢,均以晚辈之礼下拜,又自报家名。千毒皇点了点头,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玄空又想:“此人必然见过魑魃二鬼,不妨向他打听打听!”便道:“前辈曾言魃鬼不是江湖中成名的高手,想必定然亲眼见过此人。”

千毒皇冷笑道:“魃鬼!嘿嘿!我若没见他,这双腿又如何能断?”玄空仔细一瞧,才发现,那千毒皇坐在木车之上,下肢早已齐膝而断,安了两条十分逼真的木腿。

千毒皇也不买关子,接言道:“魃鬼其人身形异于常人,体壮如牛,比你还有高上一头!”玄空颇为吃惊,自己身高已近七尺,那魃鬼岂不有近丈之高,如此巨人却是很少见。玄空跟着问道:“那魑鬼呢?”千毒皇道:“从未谋面!”薄扬道:“敢问前辈,关于魑魃二鬼还有多少了解。”千毒皇道:“所知甚少,老夫当年为魃鬼所擒,只不过是阶下囚而已,试问有谁能将自己的秘密透漏给俘虏?”

玄空不由得有些惋惜,指着金四的尸身,说道:“可惜!这位老兄原来是魑魃二鬼的奴仆,知道的秘密着实不少。若前辈早早前来,他也能保全一命。”

千毒皇又是哈哈一笑,只听他言道:“自你三人一入望驾山,我便知道,只不过方才出来而已。”笑声中大有嘲弄之意。

玄空心下不悦,斜目以视,那眼神仿佛在说:“见死不救,有何可笑?”

薄扬则想:“此人行为怪诞,难道是常年孤身在深山老林,心智有些失常?”按她所想,倒也不错。千毒皇前半生志得意满,更恃才傲物,没将任何人看在眼里。谁知在他最是春风得意之时,突遭大难,险些性命不保。最后虽侥幸逃脱,却是留下了终生残疾。他终日躲在望驾山中,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生怕仇家找上门来。且他孤身一人,身旁也无人能交流、倾诉,整日只得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如此三十年过去,他的性子也变得怪癖许多,虽然还没有疯癫,也颇异于常人。

千毒皇仿佛洞察了他二人的心思,稍稍收敛笑意,说道:“一来,我初时也不清楚你们是何来路,因此不敢贸然相见。二来,此人五子锁心之毒已经病入膏肓,便是我亲自施手相医,也无法在毒发前救他性命,这可非是我见死不救,而是无能为力。”

玄空这才放下心中的意忌,见那千毒皇驱车缓缓驶向那块石头旁,费力弯腰拾取那下面那本书。薄扬见他可怜,忙走上前来,捡起那本书递给了他。千毒皇接过,轻声言道:“谢谢姑娘了。”随后又叹息一声,转身驶向那密林深处。

玄空心想:“此人虽性子怪癖,可也是一代奇人,且更是魑魃二鬼的仇敌,若能将他拉拢过来,诛鬼盟大业就能更进一步。”心有此想,他便言道:“前辈慢走!”

千毒皇转过身来,问道:“小友还有何事?”

玄空道:“前辈一身本领世间少有,如何能甘心在这荒山野岭了此一生?况且前辈的仇人魑魃二鬼,如今仍逍遥法外,您又怎能忍气吞声、坐视不管?不与在下一起出山,同抗妖魔!”

千毒皇先是一呆,半晌之后爆发出一阵苍凉的笑声,随即自言自语道:“千毒皇!千毒皇!这断腿大仇你报不报了?”稍稍停顿,他的神情变得十分狰狞,狠狠地自答道:“当然要报!这等奇耻大辱,不报有何面目活于世上?”可片刻之后,那语气又变得淡然许多,接言道:“三十年苟且偷生,活在畏惧当中,何言报仇?”

他这番自问自答,一人分饰数个角色,只把玄空、薄扬看得十分惊骇。玄空暗道:“这千毒皇难道是真疯了?”二人一时间不知所措,只能静静看着。

但见千毒皇自己一人商量好许久,终于向玄空说道:“老夫老了,心思也淡了,管不了世间诸事。那二十四鬼还是交给你们这些后辈对付吧!”玄空二人不敢挽留,遂拱手告别。

千毒皇刚欲转身,又停下来,说道:“我曾听过小友的名声,你敢于孤身反抗魑魃二鬼,令我颇为佩服。总算相识一场,便赠你卦!”

玄空一听,他竟要为自己算一卦,欣然接受,道:“那有劳前辈!”

只见千毒皇有怀中掏出三枚古朴的铜板,其上已呈现出铜绿色,看上去不像是本朝的,或许是前朝之物。他连掷六下,每掷一次,便在地上画上一爻。待六爻绘出,那竟是初爻为阳,三爻为阳,其余皆为阴的明夷第三十六。

千毒皇盯着此卦怔怔出神,也不知心中作何所想。玄空问道:“前辈!此卦有何不妥吗?”薄扬心知此卦事关玄空,也是格外在意,满怀期盼地望着千毒皇。

那千毒皇晃过神来摇了摇头,说道:“小友这卦象,原卦是为明夷,利艰贞。《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此卦并不难解,其意是说太阳将没于黑暗,君子出于艰难之中,既要守正不阿,又要懂得韬光养晦,以伺东山再起。”

玄空本来不信,自是不以为然。薄扬则心头一急,问道:“前辈是说前方有难?”

千毒皇神思恍惚,没有回答,自顾自叹道:“当年老夫蒙难之时,也是明夷卦象,然三十余年过去,哪有东山再起之势?嘿嘿!嘿嘿!”

千毒皇转过头,又道:“然小友这卦怪就怪在所有阴爻均为老阴,所谓老阴生少阳,所以这卦象有变。老夫解卦,与世人不同。遇变爻者,取原卦为体,取变卦各爻为用。小友这六二、六四、六五、上六皆为变爻,便是一个乾卦。分取各爻辞来断,九二是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说明小友锋芒初露之际,曾有贵人相助!”

玄空心头一凛,暗道:“他这说的不错,我少时就拜少林灵痴禅师为师,又与丐帮帮主结拜,现又得西域高人詹巴南喀支持,成了㮺教教主,确实是有贵人相助!”

只听千毒皇又道:“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与主卦象明夷相结合,是说小友大概能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并无大灾祸!”

玄空二人也不做声,听千毒皇咂舌道:“九五可就奇了!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是说小友将欲大展宏图,位极人臣自是不在话下,甚至那九五至尊之位也唾手可得。”

薄扬十分欢喜,她不懂易经,心想:“九五已经是位极人臣,那上九岂不更是大吉大利?”兴致勃勃地问道:“上九何解?”

二人却见那千毒皇连连摇头,说道:“唉!上九,亢龙有悔。不好!不好!乃是说小友以得了九五之位,仍一味上行,虽贵到了极致,却是贵而无位,高而无民,成了孤家寡人。”

薄扬听见什么孤家寡人的云云,登时不快,可又无从辩驳。玄空兀自不以为意。他是由穿越而来,对算卦等事物的态度,与现代人一般,那是只信吉利,不信有凶,遂仅仅一笑了之。

千毒皇心思机敏,一眼便看出二人的心思。淡淡一笑,说道:“你信也好,不信也罢,总之老夫的卦已经解完了。还有一事,自古以来,修炼长生天之术者,无一得善终,小友可别重蹈覆辙。”

此言一出,玄空心头一震。长生天之术,即是千百年前匈奴大单于的神通,也唤做单于宝躯,这门秘术威力无穷,又十分邪异。玄空暗自心惊:“他这话不是危言耸听,汉时大单于伊稚斜无敌于天下,正因修炼这门秘术灵魂消散。自伊稚斜死后,千年之间似乎也只我一人得此真传。可他又是如何知道的呢?当年在天梯山,我无意间把这功夫练至第一层,却疯了五年之久。从那之后,我就再没有用过,也没敢修炼过,除了我身边的人,旁人根本无从知晓。或许这千毒皇的确有些过人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