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系列化(2 / 2)

加入书签

军用的要求高,那就用民用船舶刷经验,既不贪多冒进,也不妄自菲薄,无非是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这些都是株江厂的强项,就不相信水滴石穿下,还搞不定船用柴油机?

“……所以我们的想法是以K16E150ZC型船用柴油机为基础蓝本,进行系列化的改进, 先把二冲程系列的民用机的框架确定下来, 以后去再慢慢的向着四冲程的中高速机拱过去……”

最后温大伟自己总结道,然后看向汪家海:“因此这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十分消耗耐心、精力和资源的过程,这方面我们株江厂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知道王副研究员这边有没有其他要补充的?”

还补充,补充什么?

人家温大伟已经实实在在的说到他汪家海的心坎儿里去了好不好!

无论是那个领域的动力系统,都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根本就是急不得的事情,可偏生国内的一些企业根本就不懂这些。

觉得大干快上,集中资源两叁年就能出成果。

如果这么容易,国内不早就跑步进入小康,正是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了?

所以往往是先前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之后的却是一屁股烂账,到时候牵头的领导拍拍屁股走人,留下的烂摊子变成了没人要的野孩子,最终自生自灭。

当初汪家海在鲁省的几个船用动力厂不止一次亲身经历过这类破事儿,也因此令汪家海变得心灰意冷,宁肯躲在研究所搞一辈子基础研究,也不去企业里挑大梁。

可到了株江船舶制造厂后,汪家海便觉得这个厂跟其他厂真的不一样,虽然在某些方面同样也很奢华且不计成本,但却有个十分清醒的认知,明白自己的长处和劣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这种超水平的人间清醒造就了株江厂丰厚的业绩,另其让人艳羡的奢华并不是一种暴发户似的炫耀,而是一种贵族似的低调展示。

因为以株江厂的实力,如今的奢华根本不算什么,再加个几倍、十几倍都不是啥大事儿,人家完全负担得起。

相较于实力,汪家海更看重的是温大伟这个真正掌门人品格与稳定,如果是个来这里溷日子,待几年就走的,汪家海必然二话不说调走就走。

但温大伟不是,他是真真正正将船舶制造当事业来做的,而且地位十分稳固,只要不出岔子干个十年左右不是问题,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汪家海干成许多事儿了。

于是汪家海点点头:“温厂长,我这个人年岁大了,也不太会说话,承蒙您看得起,那我就舍着老脸过来,看看能不能在K16E150ZC型船用柴油机的改进上出出力,到时候还希望温厂长别嫌弃我这老头子话多就行!”

“不嫌弃,不嫌弃~~~”

温大伟连忙摆手,好不容易挖了条大鱼,温大伟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能嫌弃,于是双方又聊了一会儿,眼瞅着天色将晚,温大伟便让招待所做几个拿手的好菜招待了汪家海一行。

等到酒足饭饱,温大伟出了厂部招待所,准备散着步回家睡觉时,陆伟国急匆匆的走过来:“正找你呢,N舰队装备后勤部急电!”

一听这话,温大伟也不顾的悠闲,把牙签儿一丢接过电报,眉头不由得一皱,看向陆伟国:“这是……要打仗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