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敞开的思想文化,熏陶的灵魂(2 / 2)

加入书签

“嗯?”萧贤有些发懵的看向荀子。

只听荀子淡淡的说道:“我只是说有一种定义被命名为善恶两个字。

却没有说善恶根本就不存在,小孩子脑子里想那么多,有道是能者多助,但是也要去其糟粕。

有用的东西自然需要留在自己的心里,可无用的东西,你又何必去吸收它呢?”

萧贤抓着自己的脑袋,有些不解的说道:“对某一思想在定义上的划分,需要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无数学者的揣摩与研究。

最终落实到书本之上,通过导向的作用引导给后人学习。

可是善恶这两个字,却完全跳出了所有系统上面的求知和求学。

它们不在任何的系统教学当中,是被所有文化和哲学无法接纳的存在。

它们更是上升到了宇宙宏观的角度,在老子的思想当中,唯有善与恶,才是通向至圣之道的阶梯。

然而,在晚辈和您的交谈过程中,我已经知道,这种定义有可能是错误的。

所以我又要吸收哪里的养分,又要将自己的目光放在哪里?”

荀子道:“其实在天下间,所有人修行的只是一种宏观上的概念。

它不是局限于一个词汇,一个字,一个典籍,一个故事。

而是一种设身处地为自己,为他人,为天,为地,所奉献和牺牲的一种概念精神。

但是生命又要将这种精神定义,所以就有了无私无畏,就有了为国为民,还有其他等等。

而概念就是一种精神上面的表率,我们所要在乎的,绝对不是字体本身的含义。

而是概念之后所要做的一些事情,并且看清它应该前行的道路。

你现在太年轻了,千万不要让自己的思想陷入到某种误区之间。

也不要让自己的精神局限于某一个字词之内,一个人的思想如果受到了禁锢,纵然他有千般万般的才华。

也终将是一杯普普通通的黄土而已,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毫无用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