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当涂城(2 / 2)

加入书签

襄王一听,温言道:“是啊!做事情得一步步来,哪能一蹴而就的。”心中想到这里,不禁微笑起来,对着卫恒道,“你也赶紧回去睡吧,明早还得赶路呢。”

卫恒拜别殿下,轻轻地拉上房门,轻轻的走了开去。

襄王一直想着一些事情,后面才慢慢地睡了过去,门都忘了关。

夜色才是个好东西,不管你钱多钱少、官大官小,只要你愿意,你都可以安安心心地入眠,大家做的是同一件事,不分彼此。在安静的月色下,大伙儿都睡了过去,安静,香甜,漫无边际。

艺高人胆大,也不尽是,关键还得看那颗心够不够宽敞,是否拿得起放的下。

昨晚的十七人就是胆大之人,美美的睡了一晚,但没一人打过呼噜。

店小二来了,敲了敲房门,没人回应。于是推开门,将洗脸水端了进去,离床两尺,微笑道:“客官,该起了,你的同伴都在客厅吃着早点呢。”

襄王在店小二殷勤的呼唤下,从梦乡中醒了过来,看到店小二满脸的微笑,一脸的友善,心里也愉悦起来,轻声道:“你刚才说什么,他们都起了?”

店小二看见客官起来,回话道:“他们早就起了,想你多睡儿,就没来叫你,现在都在前堂吃着早点呢。”

襄王穿好衣服,漱洗了一番,跟着店小二向前厅走了去。

见到襄王从后院走了来,十六人将微笑变得更浓了点,微微低头,微微俯身,拱着拳头,一等襄王走了过来,同声道:“殿下,早啊!”

襄王打满微笑,连声答谢道:“早,大家都早。”说完就在廉正的身边坐了下来,看了看外边的日头,快过巳时了,端着笑脸道:“怎么不早点叫我?”

卫恒端着茶壶走了过来,给襄王加好茶水,微笑道:“王公子说你难得睡个好觉,特意交代我别去叫醒你,你别怪我。”

襄王对着卫恒笑了笑,对着大家欢言道:“你看看,人多了,热闹了,就不听我的话了。”说完就喝起他倒好的茶来。

良玉见到襄王一脸的笑容,柔语道:“大哥,这顿算午饭了。”

襄王一听,往桌上一看,美美的一桌,鸡鸭鱼肉都有,开心道:“这顿这么丰盛,就该当午饭来着。”还没等他说完,廉正将打好的一碗白粥放到了他的面前,襄王二话没说,美滋滋地喝了起来,喜悦满脸,两眼湿润。想起往日朝堂之上,从未帮廉正说过好话,有时还不自然地唱过反调,要不是他记挂着自己,带上这么些个好人儿来投奔自己,今日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吃到这么好的一顿早膳,想到这些,心中愧疚不已,眼睛开始有些湿润。

廉正见殿下高兴,欢言道:“殿下莫要感怀,殿下就是我们大夏国的一根柱子,我们用力将你扶正是应该的。”

襄王听完,端起茶杯,欢笑道:“来,以茶代酒,我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情感真切,言语饱满。

大伙儿同举茶杯,一口饮尽,高兴地吃起菜来。茶足饭饱后,王猛付过住宿费跟饭菜钱,襄王领着众人走出客栈,要回马匹,跨上马背,几声吆喝,直奔长江水而去。

滚滚的长江水在众人的马蹄前极为平静,极为清澄,众人的身影往水中一躺,温顺的鱼儿环游左右,极为欢愉。

看着宽广的江面,王猛心宽似海,志壮如山,美美的情感悦然脸上,天地为之喝彩。

襄王借着日光往王猛身上一看,只见他周身通亮,豪光万丈。看着,想着,一个走神,心儿念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正是那,山青水绿,人美言欢,趣乐乐一片。喜看千帆度,远航至天际。

见众人英姿勃发,五六艘大船使了过来,众人牵马上船,喜看山水,心中无限喜悦,世间诸多烦恼轻如云烟,欢散而去。

船靠江岸,牵马下船,付完渡费,众人好好地将宽大的江水望了一眼,跨马就行,没浪费半点美好时光。

一路畅游山水,体察民情,时光飞渡,行了将近两个时辰。随着众人眼光愉快,前边的树木依稀地渐渐底矮下来,似乎看见了城郭。正当大家为此高兴,一片极为宽广的土地闪烁眼前,王猛一惊,带着八骥赶马上前。

天暗云重,必有雨下。只见一大片马队直挂眼前,马上军装整齐,威武不凡。

王猛掠眼望去,百来骥正挡住去路,眼光齐放,吓得自己的白马嚎鸣一声。

一个身穿盔甲的将领打着灿烂的笑脸,领着马队就向众人走来,面相极为友善,口中念道:“襄王殿下,我等迎接你来了。”

襄王一听,高兴起来,忙跨马上前。

王猛见此,心中极为不安,一把拦在襄王前面,小声道:“大哥,停步。”

襄王见三弟脸色凝重,立马停了下来,渐渐地感觉到前边的士兵不是友好。

王猛跨马上前两步,色严气正,对着前面的骑兵队大声喝道:“襄王殿下在此,还不下马迎拜,尔等再敢往前,莫是要造反不成?”

领头将军一听,脸色一变,露出诡秘之笑,对着后边的马队大声喊道:“兄弟们,襄王远在京都,怎会来此凶险之地,前面就是冒充襄王殿下的响马,全部杀死,为国建功。”

襄王一惊,立马调转马头,退了回去。

王猛手提长枪,拉掉枪头白布,对着身边的青衣八人欢欢一笑。八人会意,拔出弯刀,定住心神。九人一字排开,对着奔腾而来的马队,猛冲而去。

只见那,寒星点点,银光皪皪,水泼不入,见欲、听欲、香欲、味欲、触欲、意欲组合成的‘六合回魂枪’在天空中舞荡,就如同王猛两条伸展的手臂,游走于马队之中,欲念一动,人仰马翻。青衣八人身随马动,刀随心游,雪亮的刀锋上奏响喜、怒、忧、惧、爱、憎、欲琴音七弦曲,每发一音,身边就倒下一个‘无法满足’。顿时血水滔天,碎肢残体满地,骏马奔腾,哀嚎声片片,山河狂怒,天地动容。

襄王不敢直视,轻闭双眼,心中祈福万千,就盼天神护佑,度过此关。

半盏茶的功夫过去,天安地静,一个声音从不远传来:“尔等若不反叛朝廷,速速打开城门,迎接襄王殿下。”发声者正是王猛。

襄王睁开轻闭的双眼,往前一望,遍地尸首,二三十来个士兵跪拜在地,青衣九人正面向城楼,就像九头雄狮,排成人字形。城楼上,黑衣人旁边的一位小将提起宝刀,从黑衣人身后一刀砍出,一个包着黑布的头颅落下城墙来,随着一个声音从城楼抛撒下来:“众将士听令,速开城门,迎接襄王殿下。”

声音落地,城门打开,一队兵马疾奔出来,分列城门左右,跪拜在地,口中高呼:“迎接襄王殿下,殿下开恩!”

襄王赶马向前,经过跪拜在血水中的士兵,大声喊道:“尔等受人蒙蔽,今日之罪可免,以后得一心为国,报效朝廷恩德。”

士兵一听,跪拜不停,高声欢呼:“谢襄王千岁不杀之恩!谢襄王千岁不杀之恩!”襄王领着七人向城门走去。

见到襄王到来,王猛九人让开大道,拱手低头。

襄王向王猛重重一笑,欢言道:“辛苦三弟。”

正要前行,一将跪拜在前,俯身膜拜,口中高呼:“我等辜负朝廷恩德,猪油蒙心,差点误伤殿下,死罪,死罪。”

襄王一看,此人就是在城楼斩杀黑衣人的小将,于是下得马来,一把扶起,欢言道:“尔等既已知错,知错能该,善莫大焉,尔等之罪可免。”

小将一听,顶礼膜拜在地,心中高呼:“谢襄王殿下不杀之恩,殿下千岁,千千岁!”说完站起身,牵着襄王的马,入得城去。

王猛见襄王处理得当,心中甚宽甚喜,带着十五人紧跟其后。

襄王进得城来,稳住军心,抚慰百姓,留城中歇息一宿,次日清晨带着十六人奔庐州而去。一路脚程缓慢,玩山戏水,访察民情,第二日未时方入庐州地界。

这些日子虽颠沛流离,日日吊胆提心,一路逃来逃去,江南的好却留在了心里。襄王想到他日赶往京都,定为尘事所累,再无抒怀畅意之机,心中难以释怀。

良玉走在襄王身边,见到大哥脸色阴晴不定,定是有为难之事,欢言道:“大哥,见你脸色不佳,可有难解之意?”

襄王向良玉笑了笑,又往后看了看,半打着笑脸道:“见江南风景正盛,生了爱恋之意,但行程危机四伏,不知如何是好。”

良玉早就被王猛带坏了,见到美景比见到心头肉还要来的珍惜,听襄王这么一说,心头也是痒痒难耐。但一路危机重重,早日护送大哥回京才是上策,心中也不知如何为好,想着想着,就向王猛望去。

王猛见良玉眼中尽是欲望,眼神却很茫然,因而走上前来,柔声道:“可是又有心头肉难以割舍了?”

良玉一听,心头一乐,放声道:“昨日一战,我那小心脏有些受损,想来点山水甜汤补补。”

王猛心想,庐州乃皇权重地,那些个小小再疯再狂,也不敢在此地大动干戈,于是对着良玉笑道:“今晚进城请大哥吃顿好的,明日游湖,可合你心意?”

襄王一听,欣喜不已,心中感念道:“真是上天眷顾,送与我这等兄弟,本事大吧,还通灵剔透。”

良玉见此,立马提起马速,领着众人向庐州城欢奔而去,生怕去晚了没好吃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