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顺利入园(2 / 2)

加入书签

凌峰一听,自然窃喜。但很快就在怀疑中开始否认。虽然毫不犹豫的语气看不出破绽,但凌峰心想,如果根据孩子的刚才表现,他暂时在好奇中有所适应是完全有可能的。可如果说孩子手插口袋好像不太可能,因为孩子好像没有这个习惯。至于在陌生环境中能如此悠闲,可能性应该更小。

不过,当他想到这里,虽然担忧,虽然遗憾,但看看教育局因为疫情处处森严,心想也只有下午早点来接,希望减少孩子的恐惧与无助感。

凌峰边想边向出口走去的那刻,看看妻子一脸担忧的泪水,便故作轻松安慰几句就向回家的方向走去。

直到下午三点,凌峰来到窗口观察之时,当听到孩子偶尔的哭泣的那刻,就立刻转身向教室跑去……

当他走进教室本想继续观察,不料,老师一见,便望着停止哭泣的孩子说道:“宸明瑞,爸爸来了!”

渴望回家的孩子一见爸爸,立刻起身而动跑了过来……

那一刻,只见他带着红红的脸蛋紧紧拉着爸爸的手,带着三分哀求的神情语气望着爸爸说道:“走家,走家,走家……”

然而,走在回家的路上,凌峰心想,孩子今天在教室里的状态应该还好。因为在他看来,孩子在教室偶尔哭泣的那刻,虽然声音响亮,但哭泣的表情却严重不足。他能安坐而神色淡定,这说明他内心比较安定,知道配合环境可以获得保护。

同时,哭泣的频率与程度也能随心收发,音调更像在有所准备的韵味中,以思维意识为主导的刻意行为,并不像由显意识感受,在情难自禁的情绪中感性而出!

因此,可以说明,他外在的哭泣表现,只是反应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无聊和渴望回家,并非因为恐惧排斥所表现出的哭泣行为……

也许正因如此,凌峰心想,如果从此孩子的情绪表现来看,孩子对幼儿园的环境很快就会有所适应。

结果,几乎正如他所料,第二天上午,孩子虽然一路上吭吭唧唧不愿意去幼儿园,可是,他一到幼儿园见到那位言语柔和的老师,却在哭泣中主动投入了老师的怀抱和爸爸挥手而去……

那一刻,凌峰看着孩子对老师的依赖,知道孩子对幼儿园已有了良好的安全体验。因此,为了孩子能更好的适应幼儿园,凌峰就让他带着自己喜欢的玩具入园,希望通过熟悉的玩具让孩子在联想效应下,更好的体验到家与幼儿园的良性关系。从而让他把家的概念最大限度投射于幼儿园!

然而,入园后的几天,随着环境的适应,再加上凌峰的诱导,孩子很快就表现出上幼儿园的意愿反应。

他心情越好,表现出去幼儿园的态度就会越好。反之,他就会磨磨蹭蹭抢着转动电瓶车方向盘说道:“去江边玩,去买菜……“等不配合行为。

在此半推半就的日子里,凌峰在送他前往幼儿园的路上,看到猫就说猫要上幼儿园,看到狗就说狗也要上幼儿园,哪怕他看到搅拌车,凌峰都会告诉他搅拌车也要上幼儿园……

结果,孩子随着情景暗示,虽然在前往幼儿园路上依然有些抗拒,但一进幼儿园就像回家一样,立刻放好自己的书包,头也不回的就像向教室里走去。

可是,随着进步,虽然他的抗拒行为直线下降,但时而会随着情绪变化在半路上嚷着:“走家,走家……”

凌峰面对如此情况,便准备好糖果,当他再次嚷着要回家那刻,他就拿出糖果说道:“乖,爸爸给你糖吃,我们上幼儿园好不好?”果然,孩子一听,眯眯笑眼的说道:“好!”

可结果,糖果一进嘴巴,他竟然翘着嘴巴说道:“不好!”

凌峰见他不守信用就故意说道:“咦,我们刚才怎么说的?”

孩子一听,又带着调皮的微笑说道:“好!”

凌峰听他如此一说,就夸赞道:“这就对了,这才是懂事的孩子……”可他刚说完,孩子又眯眼撅嘴的说道:“不好!”

意外中,凌峰想想孩子如此反复,很快就明白,原来孩子已开始醒了,已经开始知道逗爸爸玩了,已经开始出现正常的互动行为了。原来他不但明白爸爸语言,也能感受到爸爸的心情了。也许正因如此,他在挑逗爸爸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一种乐趣,一种满足……

凌峰想到这里,心里一乐,鼻梁一酸的夸赞道:“你好棒,老师也说你好棒,小朋友也说你好棒,好帅。他们都在等你去吃糖呢……”

说着,父子二人就穿越马路走进了幼儿园。

然而,边吃糖果边向前走的孩子,走着走着却如向导一样,一反常态,由他原来小心翼翼跟在爸爸后面,结果却变成了他兴致勃勃领着爸爸向前走。

凌峰见状,满满安慰之中,跟孩子走到教室的那刻,只见他依如往常,一放好书包,便在与爸爸挥手拜拜的微笑中,颠颠的跑了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