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革新工匠,再添一监(1 / 2)

加入书签

大量与工匠相关的朝政文档,随着崇祯的命令被逐步送上。

崇祯从后往前看,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混乱与应付。

哪怕是专司铸造兵甲的职司,竟然也会大量出现不合格的产品,甚至次次都是检查仓库或者通过将领上报,方才知道,而且知道之后也不会有任何处理。

可以说,匠人这一块,几乎成了法外之地。

但是,这并不是说匠人可以逍遥法外为所欲为,而是匠人直接被当成奴隶榨取,以至于毫无动力毫无希望!

往前翻,情况明显变得更好,但是腐败奴役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元朝时期都会受到优待的工匠,在汉家大明天下,竟然被如此对待。

也就难怪,当下铸造的能力,会变得如此低下。

若是没有这次重农行动,不这般普查一般地调查匠户,这样的情况还会继续存在。

尽管当下那些当官的已经没了,但是官商勾结的豪商乃至于游手好闲的混混,照样在压迫他们。

“朕的皇兄,当年最爱的便是木工活。”

崇祯放下手中的东西,自言自语似的低声说道:

“若是皇兄没有出生在皇家,说不得,也会被这般压榨。”

崇祯与天启,虽然同父异母,但是却从小在一起长大,甚至天启皇帝登基之后,都留着崇祯长到了十六岁才离宫。

“传朕旨意,令锦衣卫彻查压榨匠户之人,确认之后,传名单于朕,朕会将其全部抄家!”

“另,传朕旨意,匠户子弟自此之后前程自由,可以从事任何行业,待朕开科,同样可以参加科考!”

“之前的农具计划,暂且停下,将京城中,手艺最好的十......五十名匠人明日辰时召集到皇城,朕有事相商。”

一连几道命令传出,崇祯重新坐回书桌后,沉思此事。

————————————

尽管农具规整的事情处理得并不顺畅,甚至因此还引发出了不少的旧案,但是农令的事情发展得却相当顺利。

前去确认核查的锦衣卫,明明是带着调查的意思来的,但是在村令等人的陪伴之下,村民们对他们态度却都相当友善。

问任何相关的问题,不用使什么手段甚至都不用拿奖励诱惑,便有人争先抢后地将真实情况一一汇报,实地调查取证也都相当配合,可谓是出乎意料的顺畅。

在这样的帮助之下,数路的锦衣卫在一个个村落中都非常顺遂,若不是每个报名的农民需要调查确认的事情都不少,而且费时费力,只怕工匠这边抄家名单还没送上来,报名农令农民的能力情况就能落诸于纸。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自然也有不少农民的种地能力,达到了让人眼前一亮的程度。

这其中,甚至不少人展现出了自己的能力之后,连同村的乡邻都感到惊诧!

张大群,山前村人,极善于积肥施肥,而且对于肥料的使用与控制都得心应手,亩产比起同村能高出数成;

并有额外加分项:原本耕种同为中田的田地,但随着一代代养田护田,如今田地已经升到了上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