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青风执法堂(2 / 2)

加入书签

“又……又喝酒?”陆长枪一副苦瓜脸,劝诫到:“义父,你看看那些活了百年的老怪物,人家都是品茶阅茗的,你整天除了喝酒还是喝酒的,能不能高雅一些。”

庞儒丝毫不在意,豪迈的声音说道:“喝了几百年了,改不掉!”说完,端起一碗美酒一饮而尽。

“痛快。”庞儒再次喝完一碗酒,畅快的喊了一声。

陆长枪心里嘀咕,真不知道义父这样的粗鄙武夫怎么胜得过李元道的,还是一个酒不离手的酒鬼。

一个时辰过后,陆长枪告别了庞儒,下了青风执法堂,站在门口,看向齐州方向,嘴角一挑:“青媚狐,有意思。”

清雅苑,第一轮的诗词讨论已经告一段落,现在是歌姬表演时间,也就是中场休息时间。诗词是需要时间品味的,方才众多的名人大家纷纷拿出自己一年之中所感悟和写的最好诗词,就为了给其他的众学子树立榜样,为明日的学子比拼抛砖引玉。

丁晗看见坐在一旁的高彦,依然是眉头紧皱,没有丝毫开心的样子,出声问道:“书兵兄怎么如此表情,看起来似是不太开心。”

高彦闻言,收敛好情绪,拱手说道:“没有的是,只是想到些许烦恼之事,有些出神。”

丁晗当然知道这是托词,不过并未打破,文人之间,点到即止,你我心知肚明便可。

“虽是大家名门,诗词写的连我都看不上眼,大许诗坛是真的走向衰败了,我一个二十岁的学子都能写出这等诗词,真不知这些大家们是怎么好意思拿出来的。”高彦心中很失望,呆在邗江书院三年都没出院门,就是在精心研读诗词,大许建国以前,名人名诗层出不断,大许建国后,以儒学为国学,更注重的是文章,诗词一道逐渐衰落,直至现在,需要几年甚至十年时间才会出现一首传世佳作。

太子看着手中的诗词拓本,也是眉头紧皱,满脸的不开心。他知道大许诗词走向衰弱,却没想到衰败的如此之快,五年前每隔一年至少也要出现一两首传世佳作,而现在,五年了除了王泊龙那首《劝学》还算有些意思,其他的诗词根本就不堪入目。

身边三公主佳颜看着满脸愁容的太子,出声关心到:“太子哥哥,怎么了,看你一脸不开心的样子。”

太子叹息道:“唉,大许的诗坛怕是废了。”

佳颜闻言拿起书桌上的诗词看了起来,然后鼓起腮帮说道:“这都写的什么啊,还文人大家呢,写的狗屁都不如。”

太子盯着佳颜,苦笑:“这些诗词还都是这些人为了讨好我,呕心创作一年而来。”说着拿起一张纸读到:“沙场进敌营,父子共为兵。子为建国死,不为身后名。”

“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我,他儿子在战场上战死,但是没有得到注意,现在借这首诗向我讨要功名吗?还不为身后名,这纯纯就是为了功名所作的诗。本想惩罚他这种功名之心,但他儿子也确实为大许战死,也便作罢了。”太子表情极为难看,说道:“类似此种的诗,多的数都数不过来,且不说毫无文学价值,这功名之心定会影响后世学子。”

“让他们写诗是为了给众学子做榜样,这样的思想怎么给他们做榜样。”太子痛心疾首。

佳颜安慰道:“太子哥哥不要因为他们气坏了身子。”转而眼睛一转,嘻嘻说道:“太子哥哥忘了那句一寸光阴一寸金了吗?”

闻言太子眼神一亮,随即又暗淡下去,说道:“民间都说此诗是抄袭而来,国子监的书生也有大半认为这是剽窃他人的,认为那个叫做李长谦的武夫,不可能做出这等绝诗。”

“那太子哥哥认为呢?”佳颜大眼睛一眨一眨,看向太子问道。

太子思索一番,起身站立,这才说道:“不能轻易听信他人的谣言,未经证实不可随意污蔑他人,若是这点我都不懂,又怎能做大许的储君。”

佳颜在边附和:“那不就得了嘛,等明日让那个名叫李长谦的武夫前来,太子哥哥亲自验证就好了呀。”

太子点头,继而吩咐可以开始午宴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