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各地近况(2 / 2)

加入书签

孙传庭自己干得也相当不错。

经过四五个月的训练,这十万大军已经是一支可用之师。

当然要真正对付强敌,还需要再经半年的严格训练,然后再通过实战磨练。

不过陕北的旱灾却没有停止的迹象,依旧处于相当严重的程度,范围也有所扩大。

因为已经实施了许多赈灾措施,包括灾区富家豪门公开粮储财产制,还有邻近无灾地区就近对口支援制,自然也包括先前实施的募军赈灾制。

所以大旱绵延虽已一年半有余,但当地还没有出现大规模饥荒。

不过也只是暂时没有出现而已。

旱情这样继续发展下去,是必须要采取更多的措施。

朱由检决定在陕北再追加六百万两白银,再招募十万军队。

这次负责的却不是文官,而是武将。

朱由检决定让曹文诏和曹变蛟负责这次的招募。

这对叔侄在五个多月前关宁支援东江的捣袭建虏巢穴的战斗里,表现相当出色,就是东江将领都赞誉有加。

朱由检提升曹文诏为总兵,曹变蛟为参将,去陕北再招十万军队。这又可以赈济关联的一百多万百姓。

东南方面,南居益已经到任福建巡抚之职,和郑芝龙在规划如何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

朝廷已经再拨银三百万两资助,加速郑芝龙实力的扩充。

所需的战船,火器,也都在大规模制造之中。

郑芝龙的日本老婆田川氏,还有五岁多的郑森和刚出生的次子郑卫门,还有十岁的女儿已经被大明使者接到京城居住了近两个月。

田川氏本来以为明朝使者是接他们到郑芝龙身边的。

不料却到了大明京城,和郑芝龙有四千里之遥。

在京城给他们安排的住所里,田川氏哭天喊地,抱怨不休。

朱由检让宣部侍郎张岱去见了田川氏,明确告诉她最好安分点。

张岱接到朱由检的指示,对田川氏的谈话尽可能坦率。

于是张岱就明确告诉田川氏,大明把他们接到京城,用意就是把他们作为人质,来控制郑芝龙。

这没有什么好掩盖的。

否则这郑芝龙一年多前还是海上横行的海盗,大明朝廷凭什么就能完全信任他、

她作为郑芝龙的妻子,不但不应该沮丧难过,反而应该高兴。

毕竟朝廷对郑芝龙放心,他们一家人才能真正安全。

等过半年,朝廷可以考虑让她带着郑森前去与郑芝龙团聚,不过幼子和女儿却必须还留在京城。等到郑森满七岁,再回京城读书,替换他的姐弟。

只要郑芝龙足够忠心,大明自然也不会亏待他们母子。

会给郑森以最好的教育,成为出色人才的。

如果没有大明使者去日本洽谈,他们四人至今还在倭国,同样不能和郑芝龙团聚,何必现在为此特别埋怨?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田川氏听到这番训话后,果然安分了许多。

此时在福建的郑芝龙也得知妻儿被大明派使者从倭国接去了京城。

他倒是没有因此心怀不满,反而相当高兴。

认为一来说明朝廷对他很重视,甚至有点让他受宠若惊。

二来说明朝廷是真心招安他,这才要用人质来确保他顺服。

这让他少了许多后顾之忧,不必再害怕朝廷招安其他海盗来取代他。

此时在南居益的辅助下,郑芝龙率领的海上军贸集团的实力也在迅速增长。

各种大小战船、火炮、铁铳都在制造供应

郑芝龙已经和李魁奇打了一杖,把李魁奇的力量消灭大半,很快杨六、杨七、钟斌、刘香的势力也都会被他逐一吞并。

本来他发展自己的力量,还有些担心,怕明朝官员见了会责怪。

但谁知道南居益似乎得了皇帝旨意,对郑芝龙壮大势力,没有丝毫猜忌,反而让地方上全面配合辅助。

提供物力和人力时,毫不吝啬。

连郑芝龙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觉得朝廷这么对待他,有些好的过分了。

不过南居益告诉郑芝龙,朝廷这么做,自然不是没有理由。

等郑芝龙实力足够壮大,接下来就应该全力对付盘踞在台湾的红毛了,把台湾夺取下来

郑芝龙自己就被荷兰人欺负过,还被扣押的情况下被迫签了三年的贸易协定。

自然也早就想要教训一下这些红毛。

见朝廷是这个意思,郑芝龙自然向南居益打包票,他一定会把红毛赶走的。

西南方面,云南道御史毛羽健报告,因为朝廷给贵州方面的军饷增加,对水西土司的各路封锁也因此得以强化,导致水西叛酋安邦彦穷困至极,难以忍受,不得不狗急跳墙,自己跑出深山穷谷,纠集残余势力,号称十万大军,向永宁攻去。

结果被永宁监军道臣刘可训、总兵侯良柱从孤城中以永宁军兵一万三千人,击破安酋号称的十万之师,斩杀伪梁国王奢崇明,伪大元帅安邦彦。慕德、阿思落易等或斩或擒。

水西土司安位不过乳臭小儿,本是安邦彦的傀儡,如今安邦彦被斩杀,安位在恐惧之下,也请求投降。

绵延八年之久的安奢之乱至此彻底平定。

川贵总督朱燮元则上疏辨称,安邦彦乃是被许成名的部将赵国玺、雷应乾等追斩,而不是四川永宁的侯良柱、刘可训的属下所杀。

现在川人说贵州将领冒功,他身为总督,却在究竟谁杀了贼酋的问题,不能取信于人,深感愤懑,请求辞职。

崇祯只得说几句套话安慰朱燮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