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换一种办法攻破沈阳城(2 / 2)

加入书签

但还是要强打精神,准备防范白天可能的攻城。

代善自然也知道东江军的用意。

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在他看来,对东江军制造的噪音,不去理会那是不行的。

正中了东江恶贼的奸计

代善也只能让城中军民做好严格的轮换轮休,以免被累垮

但他也知道,当攻城的噪声传进来时,即便是轮到休息的城内军民,实际上也会处于焦虑紧张之中,不可能当真休息。

若是休息的城内军民对攻城噪声,也全然麻木时,那只怕轮到值守的建鞑军民,也会不由自主地松懈迟钝。

代善明知如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让守城军民苦熬,坚持到黄台吉回军的那天。

算日期,黄台吉在二十三日应该可以赶回,至迟二十四日总可以回。

只需再熬三天多。

到了二十日白天,城墙上的建虏守军惊恐的发现,远处又黑压压地增加了许多明军营帐。

这分明是又有大批明军来到。

事实上,他们看到的正是沈世魁与满桂、赵率教率领的东江、关宁合军一万九千多人。

加上原本在沈阳城下的两万两千东江军。

现在聚集在沈阳城下的总兵力,已经有四万一千。

沈世魁和满桂等率领的合军,在昨天夜里便已到了。

他们在离城五里安营扎寨。

他们的到来,自然给明军增加了不少火炮和攻城器械。

沈阳城中的守鞑见敌人大军又至,人心惶惶。

毕竟现在有战斗力的鞑兵只有五千,面对四万一千的攻城力量,终究是心虚。

代善为稳定军心,亲自在城墙巡视。

训话称,汗率大军不过三四天就可回。

只要拼死守住这三四天,待汗大军到来,明国军队不堪一击。

他预计明军今晚必定要大举攻城。

要是今天明军还不攻城。

多半只是空围沈阳,吸引我大金国的主力回援,就会撤走,更不必忧虑。

代善这一番训话,建虏守军觉得有道理。

如同打了一剂强心针,本来已经疲惫的精神,又陡然振作起来。

人人咬牙,个个奋发。

拿出比前天更全神贯注的精神,留心着城下明军的一举一动。

而城下明军似乎也确实没有真要攻城的打算,只是不时把各型火炮推到护城河边,对着城墙和城上放炮。

倒像是在训练放炮士兵。

到了晚上,依旧和过去两天一样,隔半个时辰就放炮轰某段城墙,让几千军兵排成阵列队形,做冲锋状,推着攻城器械,向前奔跑呐喊。然后跑到城墙上弓箭和炮铳射程距离之外就会停下来。如此反复

与其说是要攻城,更不如说是像在演练新兵。

因为关宁军增援了许多火炮。

火炮声更加密集了。

在沈阳城墙上留下的坑洞也增加了不少。

城上守军也不敢大意,防备万一哪次明军真的进攻,随时准备应对。

就这样一晚上又过去了。

算时间已经是十二月二十一日。

沈阳城里的鞑子军民一方面精神疲惫,另一方面却也欢欣鼓舞起来。

大多认为明军确实并不打算真的攻沈阳城。

到目前为止,这次明军围住沈阳都是在虚张声势。

应该东江和关宁将领知道强攻沈阳,造成许多伤亡,不值得。

只要能牵制后金主力回军就达到目的了,明军估计很快就会再一次解围。

他们总不可能真的掐着黄台吉回来的时间再撤吧。

就连代善也是这样判断的。

果然二十一日白天依旧无事。

晚上,也依旧和前几天一样。

从酉时初到亥时初的两个时辰里,明军仍旧虚张声势。

城上的建虏守军甚至觉得这些尼堪玩的花样太单调乏味,来来回回都是这样。

这炮声呐喊声已经自带催眠效果。

到了亥时三刻又一阵例行的炮声响起。

这回又是明军用炮在轰击城墙西北段,此前两天也轰击过三四次,自然也没造成太大的破坏,只留下几处不深的坑洞。

只是这回的炮声似乎比以前的声音响亮了许多。

城内的建虏守军也没有太在意,觉得可能是明军把炮推得更靠前了一些。

伴随着炮声,那个方位的护城壕外,又有大批明军聚集,推着楯车、木驴、木牛等攻城器械,这些车子上还大多插着火把照明,向前做冲锋状。

这样的情形,这几天也不知道上演过多少次。

城墙上的鞑军只是疲倦看着,心情甚至没有太大的起伏。

他们知道很快明军又会自动停下来,然后等半个时辰,再重复。

但忽然西北城墙上的建鞑守军觉得有些不对。

这次明军居然没有在护城壕前停下,而是继续分成两队,中间隔着十丈多的距离,向前推进。

甚至已经过了第一道护城壕,踏上了第二道护城壕的冰面。

一些鞑兵警觉起来,莫非这次明军真的要攻城。

一个在这段城墙巡逻的牛录额真看着眼前情形,正考虑要去通报代善时。

在距离这段城墙两里不到位置的明军阵地上,暗影中,忽然有一门炮,喷射出强烈火光,对着西北城墙发射来一枚势大力足的炮弹。

这炮弹呼啸而过,正好从两队明军中间的空档穿过去,然后直接撞击在城墙中下部的位置上。

轰隆!

只听一声震天价的巨响。

巨大烟尘腾起又散开。

这段城墙中下位置竟然直接被轰出一个大窟窿来。

城墙上方的建鞑士兵也被这巨大的震动,震得跌倒在地,甚至有五六人立脚不住,滚下城墙摔死。

旁侧城墙段上的建鞑士兵看见这情形,目瞪口呆,怔住了片刻,随即头皮发麻,知道大事不好。

原来,这次发射炮弹的不再是前几次东江军从周边搜刮来的中小型火炮,甚至也不是三号神飞炮,而是目前明军手中威力最大的红衣大炮。

这门红衣大炮却既不是关宁军带来的,也不是这次东江出兵所带,当然更不是后金地盘上搜刮来的。

光有红衣大炮也射不破这么厚的城墙,之所以能成功也另有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