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神墓夺鼎 第七十九章 战国大名(上)(2 / 2)

加入书签

足利义稙甚至向借故离去的大内义兴发出过邀请,但老奸巨猾的大内义兴怎会在这种时候来淌这趟浑水?此时,另外一个更加合适的身影,已经在足利义稙的心中逐渐浮现出来......

日本,山阳道,播磨国。

一处日式庭院前,盛开着一大片金黄色的向日葵。

此时,在向日葵中间,一名身穿鲜红和服、脚踏木屐的少年正拿着一把木剑与另外一名身穿藏蓝色和服的小男孩劈砍向日葵周边的几个稻草人。少年眼神中充满与年龄不符的冷酷,不似藏蓝和服的小男孩,眼中还保留几分纯真。

二人正练得满头大汗,一名身材修长的精壮汉子来到二人面前,恭敬地对红衣少年鞠躬后说道:“大人,京畿传来重要消息。”

红衣少年听后将木剑一把抛给蓝衣男孩:“晴政,你先自己练会,我随你父亲走一趟。”说罢,便与精壮汉子走入旁边的院落。

二人在房中足足密谈半个时辰才走出来,此时那蓝衣小男孩早已累倦,正独自坐在地上看着山边的夕阳与彤云,见红衣男孩出来后,快速跑上前去抱怨到:“义晴哥哥,你怎才出来呀,我胳膊都练酸了。”

原来,这红衣少年正是第11代将军足利义澄年方九岁的长子——足利义晴。

义晴轻轻一笑,说到:“你再去练习十分钟,然后我们来比试一下看看你今日有无进步。”

小男孩学着大人的样子面色严肃的将头一勾:“嗨”,然后便独自跑进被夕阳染成金红的向日葵丛中继续练剑。

旁边的仆从此时已经将马牵到精壮汉子的身旁,足利义晴与精壮汉子道别时说道:“赤松叔叔,此事就全权拜托您了!”

播磨国内,能让足利义晴称一声赤松叔叔的,也只有兼任播磨、备前、美作三国守护大名的赤松家家督——赤松义村,而那蓝衣小男子,正是赤松义村只有七岁的次子——赤松晴政。

公元1508年,流亡归来的足利义稙在大内义兴与细川高国的支持下联合中国(日本令制国名称,并非明廷)地方和九州的大名进军京都,击败足利义澄复辟为将军。

被击败的足利义澄在家臣帮助下逃往近江国,准备伺机夺回将军之位。而足利义晴正是其父在逃亡期间诞下,义晴出生后不久义澄就病逝,未能完成夺回将军之位的遗愿。

公元1513年2月14日,义澄派和义稙派达成和解,足利义稙将军之位得到确定,足利义晴则被送往播磨国,受到义澄派重要人物赤松义村的庇护和养育,所以足利义晴与赤松义村的关系之亲密早已超出普通主臣。

赤松义村严肃的“嗨”了一声说到:“大人放心,属下一定竭力争取!”说罢,便翻身上马,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中绝尘而去。

日本,南海道,阿波国。

身披墨色武士甲的细川澄元目露凶光,不断的用匕首将面前案板上鲜血淋漓的肉块切成细条状,丢给身旁一只体格硕大的金眼神鹰。

案板前的地上恭敬的跪着一名身披盔甲的武士,武士一动不动,眼睛紧盯地面,生怕一个走神就会使澄元迁怒于自己。

细川澄元虽面色凶狠,但微微颤动的双手,却仍掩盖不住内心深处的激荡:足利义稙居然派信使邀请自己上洛?

上洛本为上京,前往都城之意,此语引用于中国。洛是指洛阳,周代以后天子常定都此地,故渐被用作京城、国都之意。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战国大名带兵攻入京都的行动被称为“上洛”,因此上洛被用于形容实力最强的地方藩首(大名)集结大军开往京都表明地位的过程,有些类似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九合诸侯”(称霸诸侯)等。

早就听说大内义兴出走,细川高国与足利义稙对立加深,但还是没想到足利义稙居然会主动派遣信使邀请自己上洛。虽然是想利用自己来打压细川高国,但自己也可以趁此良机夺回家督之位!

想到这里,细川澄元将心一横,切下一条鲜血淋漓的生肉条塞进嘴里咀嚼半晌后,对面前跪着的武士说道:“回去告诉足利将军,就说我感谢他的大度和信任,一定会按照约定时间上洛,誓死为将军效力!”

跪在地上的武士这才“嗨”了一声,然后起身离去,留下细川澄元在原地静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