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新任县令(1 / 2)

加入书签

大灾之后,一怕吃,二怕病。

各个受灾村子,活不下去的村民往县里州城逃难,于当地官员而言也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巡抚南下,挟天子之令,一路走一路查办,锒铛入狱者不知凡几,乌纱帽还戴在头上的也不安稳,挖空心思地安置流民,生怕触怒巡抚。

山桃拿着药方一次次往返在药柜和诊台,杜盈秋和山二郎也帮忙打着下手,前者打理混乱的台面物品,后者做些劈柴烧水的粗活儿,时不时还帮不识字的病患解释药方上的字,药童的压力瞬间减轻了许多,只专注炉火便好。

虽手上忙碌,但山桃的耳朵也没空,人流最大的地方就是消息最灵通的场所,果然听人提到了高县令的事。

“听说之前上面拨款来加固沿河堤坝,上下官员贪污的不少,我们县令也不例外。”

“这事儿我知道,不过也别说什么我们县令了,咱们可是新来了一位能干的县令,看看这才几日功夫,就管得井井有条。”

大抵都是说,苍江县新官上任,行事雷厉风行,安置灾民做的不错。

之前的高县令因为行贿上级,被贬了官,但没有性命之忧,只是成了白身。

高县令罪有应得,但听他的罪没有连累家小,山桃还是松了一口气,高小姐虽也是家中富贵的受益者,但年岁小,满肚子诗情画意,实在不该受此波及。

只估摸着,那桩攀附高门的婚事多半是黄了,但对高小姐而言,反而是好事。

“想什么呢?来,摸摸脉。”

纪大夫的声音将山桃飞走的思绪唤回,却是叫她停下抓药,给人诊脉。

学医最难得的不是什么名贵药方而是经验,医者按图索骥,也需有足够的“望闻问切”,才能对各种病情了然于心。

外伤类的急症已经接诊完了,现在排着队的大多是内症,不算着急,纪大夫才放心让徒弟练练手。

山桃搬了个小马扎坐在纪大夫旁边,按照他的教导先观察了病人的面色,再听纪大夫问询病情,最后诊脉,纪大夫先诊一遍,她再诊一遍。

“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静气凝神。”

现在山桃的水平还不到诊脉后就能断病的地步,她只拿出自己随身的小本,用炭笔将脉象记下,再听纪大夫告知病人病症为何,附在笔记之后。

如此往复,等第三次摸出类似脉象的时候,山桃略带迟疑地开了口,“这是风寒之症?”

脉象千变万化,其中玄妙需经年累月的积累才能分出细毫,纪大夫没想到山桃上道很快,虽只是最常见的脉象和病症,可确实说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