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废黜中医真荒唐(2 / 2)

加入书签

这位前军医,如今的副局长姜大勋,在当了几年副局长之后,手里愈发有了些积蓄,就在兴州开了一家西医院,冠名慈仁医院。

这家医院就开在星辰大街,离裕兴堂直线距离不到六百米。

姜家的医院虽然没有洋人的医院规模大,但毕竟是中国人开的,他从连哄带骗地从省里请来几位专家,又从洋人的医院挖了几个技术骨干,自己只管动动嘴皮子就行。

姜大勋作为分管兴州市医事的重要官员,这几年,可没少为自家的医院谋私利,所以,姜家的医院倒也办得红红火火。

尽管这样,姜大勋依然不满足。

恨不得兴州地医院诊所统统倒闭,只剩下他们一家才好,但是洋人和重要部门的医院他得罪不起,只能拿兴州大大小小的诊所开刀。

说起姜大勋其人,虽说是留学生出身,也不过是在一个不入流的医学专科学校混了两年,拿了个专科毕业证回来。

归国之前,又花钱从一位东洋浪人那里买了个假文凭,回国之后,他到处吹嘘自己是东洋名校的高材生,妄图为自己谋得一个体面的工作。

章大帅军阀出身,仅读过几年私塾,却喜欢附庸风雅,他酷爱写诗,写的那些打油诗能笑破人的肚皮。其实,骨子里他是瞧不起文人的,但迫于形势需要,他不得不将一些文人名士招到他的麾下,用以装饰门面。

听说章大帅求贤若渴,姜大勋使出浑身解数,赢得了章大帅的信任,在军中当一个级别不低的医务官。

他平时也不怎么看病,就是亲自给章大帅查查体,给军医们开个动员会,定期检查一下军队里的卫生工作,基本上干的都是些动手少,动嘴皮子多的事情,别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真本事。

章大帅手下有一位王团长,肚脐上方长了一个肿块,比鹅蛋还要大,又红又硬,看起来像是在肚子上扣了一个碗,胀痛难忍,夜间尤甚,几位军医都不诊断不清,这个肿块到底是什么性质的,所以,都不敢贸然动手,劝王团长去洋人的大医院,或者公立医院拍个X线片,明确一下肿块的性质。

王团长想,姜医务官不就是从东洋留学回来的吗?他经常自诩医术如何高明,找他给自己看看不正好嘛。

姜大勋掀开王团长的衣服,用手摸了摸肚子上的肿块,好像里面已经有了波动感,他毫不迟疑地说:“这病必须开刀手术,否则一旦溃脓,会引起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

王团长竖起大拇指说:“到底是医务官,水平就是比别人高,别的军医推三阻四的,又是让我去洋人的大医院,又是让我拍什么线片,一个个推三阻四的,我看他们是没你的本事,姜军医,我就相信你,这个手术您得亲手给我动呀。”

姜大勋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给团长把手术做了,一刀切开包块,鲜红的血水喷涌而出,姜大勋急忙让助手拿纱布按压止血,口头嘱托让护士打止血针,手忙脚乱了好一阵子,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血,助手小声问他:“长官,这个包块真要切吗?如果切掉了,留下碗大的伤口如何缝合?”

姜大勋预判包块里面肯定是脓血,脓血放干净了,再留一根引流条,每日换药,一周之内就能痊愈。

他完全没有预料到包块内部的血管如此丰富,真要是完整切除,别说缝合了,止血都是问题,但事到如今,无论如何不能承认自己判断失误,他略微平复了一下慌乱的心情,慢慢说道:“这个手术本来就是探查性质的,也证实了我术前的判断,并非感染性的包块,本次手术先取病理,然后缝合,等待病理结果出来再决定下一步的治疗。”

助理也不敢再说什么,取了几小块病理标本,急急忙忙地将切口又缝合了。

由于包块内部仍有出血,缝合处不断渗血,王团长夜间疼痛难忍,加之出血过多,眼看着气息奄奄,快要不行了。

王团长老婆要送他去医院,他坚决不肯,说去医院又得让开刀,他宁可这么死掉也不去折腾了。他老婆无奈,找到老中医傅贵家里,将王团长的病情介绍了一遍,傅贵听说姜大勋已经给病人开了一刀,就说自己治不了,不肯出诊。

王团长老婆不想放弃,“噗通”就给傅贵跪下来,哀求道:“老先生,您行行好,死马就当活马医吧,您好歹过去瞧一眼,医不好我们也不怨你。”

傅贵被她磨叽不过,便勉强答应了。

他到了王团长家里,看过病人,说道:“这是腹痈,是由于长期大鱼大肉吃得太好,突然遇到了烦心的事儿,没有正常睡眠休息,忧虑气结,无法排解,积聚成痈。”

王团长老婆小心翼翼地问:“这么说,我男人的病先生治得了?”

“医者治病没有不尽力而为的,但病者能否痊愈,不都在医治,有时还要看病者的造化,我给他看三副药,若是吃完后刀口不渗血水,想吃饭了,也许有救,即便如此,也不过六个月的寿限,若是三天后不进饭食,就准备后事吧。”

三天后,王团长果然喊饿,要吃饭喝水,刀口也变得干爽了,王团长老婆还心怀侥幸,觉得她男人也许会熬过这一关。结果,六个月后,王团长因肿块崩破出血而亡,完全象傅贵所预料的那样。

这事儿传了出去,姜大勋颇感尴尬,后来,送到洋人医院的病理结果出来了,显示团长患的是恶性肿瘤,属于不治之症,姜大勋这才算是挽回一点面子。

有一年,东洋人开办的纱厂因为残酷地剥削工人,引发了纱厂工人大罢工。

东洋人请章大帅去镇压工人运动,章大帅开始还有点犹豫。

无奈他的几位心腹,特别是从东洋留学回来的姜大勋,不厌其烦地游说章大帅,让他带兵镇压罢工工人,从而,制造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惨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谴责。

为此,章大帅辞去帅位,又是姜大勋牵线搭桥,让章大帅流亡东洋。

姜大勋见昔日主子已经日薄西山,再继续追随他,绝无什么油水可捞,立刻想转投新一任大帅,可惜新主子上台,要另打锣鼓重开戏,章大帅的亲信一律弃之不用,命令姜大勋下部队当一名普通军医,他只好借口母亲病重,欲返乡伺候老人,辞去了军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