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摆摊(2 / 2)

加入书签

杨帆好奇道:你还相信神神鬼鬼么,都什么年代了,不得相信科学?”

赵小六耐心的解释道:跟你说个事吧,前两年有几个摸金的,带了一些赃物来销账,问道我头上来了,我看了一下有一个玉和一个扳指我看得准,给他们收了一来二去就打上了交道,后来听他们说看准了一个地,弄好了能大发一笔,然后去了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了。那段时间把我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小半年才缓过来。我估摸着,他们下去了就没机会出来了。“

:还有这种事,那家里少了人家人不管的么?”

赵小六回道:你想啊他们就是做的这行,首先都是家庭作案,父子相传顶多只有女的在家,其次他们下地前都会安排好后事。哪里敢报案哦“

杨帆寻思一下,也是这种事情跟谁报去,再说都死了,就没必要报了,连安葬都省了。

赵小六接着说:咱也不信鬼神,但是该有的敬畏之心还是得有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不是。”

画风转到仙缘坊,还是赵掌柜接待这三个人,他们把包裹打开,里面有个五六十斤样子的鼎,里面还装了七八个樽,一看就是春秋或者战国期间用的青铜器,赵掌柜细细打量,像这种人带来的古物,真假一般不用怀疑,只要断定了朝代就好估算价格。按道理说仙缘坊一般不收青铜器,假如挨上国宝啥的那是要判刑的,但是最近这十年一度的拍卖会快举行了,仙缘坊又没收到足够分量的古玩,这回也是冒了险,只要不和国家规定冲突,沾个边什么的也没关系,毕竟地下出来的物件价格都要砍一半。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赵掌柜看完后长嘘了一口气,还好,这个鼎属于秦朝的,算不得国宝,应该是哪个诸侯平时装酒的用具,类似的物品以前拍卖行也见过,价格大概三四百万的样子,加上这配套的青铜器,应该还能在高点,按理说正常收入价格是两百万,因为还是要担一定风险,赵掌柜给这三人开价八十万,这三人互相之间看了看,同意了这报价。但是要现金,赵掌柜开店这么多年,那还不知道其中的门道,叫店小二去后院的一个偏房拿个袋子装了八十万出来。剩下还有一本无用的锦书,还给了人家。

买卖双方都挺满意这次交易,这三人提着一个黑色袋子,其中一人手里拽着那本书就出了仙缘坊。

经过杨帆摊子的时候,杨帆看到那本书没卖掉,也知道价值应该不高,心里一动问道:大哥,你这本书卖不卖,我平时喜欢研究古汉字,看你这书上都是不认识的字,想拿来看看。“

赵小六诧异的看着杨帆,也没作声。

拿书的大汉见有人叫他,便回道:你要买书?这破书你出多少,合适的话卖你。

:我看这书也没几页,好歹算个文物,给你一百好了。”

大汉笑道:这才几个钱,这书虽然看不懂,说不定里面就有啥重要信息,这样一千卖你。“

赵小六听了,忍不住道:疯了吧一千块钱买一本看不懂的书?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杨帆回道:就是啊,一本书而已,最多出两百,高了就不要了,也就是我还喜欢,别人谁要这书。“

大汉想想也是,带回去也是丢掉,过了这村没这店了,于是把书递给杨帆:行吧行吧两百就两百,正好跟哥几个吃一顿好的。”

杨帆把两百递给大汉,他们三就笑着交谈的估计奔小炒店去了。

赵小六好奇的问道:你买这书就是拿来研究的啊。“

杨帆回答道:我看这像秦的小篆,刚好学校学着,我还不太懂,买过来认认字。”

赵小六竖着大拇指,“也就是你这么大方,两百块拿来认字。”

杨帆回道:谁知道这写的啥,说不定是啥有用的信息不就发达了么哈哈哈“

:这能有啥有用的。“赵小六随意的挥挥手道。

收了摊杨帆就把这本书带回了学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