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不谋而合(1 / 2)

加入书签

丁局长特意换了一套便装。

他坐在车里,还在苦苦想着对策。

可惜,大脑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下,他根本就无法冷静下来,去深思熟虑,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法,去处理这场意外变故。

啥都不想了,见了面二话不说,先让丁松尝尝皮肉之苦。

这是丁局长下了汽车,走进电梯时,唯一想到的解决方法。

他一路反思对丁松的教育,也想起一句老话,棍头出孝子,恩养无义儿。

作为独生子女,丁松与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打小就被父母宠爱有加。

好在丁局长夫妇对丁松的教育,有着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刻意削弱他的特权意识。

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教育方式。

爸爸是警察,这在孩子们上幼儿园那天起,就是一个鳌里夺尊的荣耀。

所谓的人之初,性本善。

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其善往往出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慌,而产生的一种渴望被保护的心理需求。

警察作为惩治犯罪,保一方平安的正义使者,其威慑力,远远大于什么处长、局长等官衔。

丁局长从未穿警服去接送丁松,并再三嘱咐他说:“不要告诉任何人,爸爸是干什么的。”

丁松很听话,他谨遵父命,不管爸爸是派出所所长,还是刑警队长,直到升任公安分局长,他也从未刻意向人炫耀过。

丁局长自我感觉,对丁松的教育还算成功。

丁松的为人与处世,都拥有一个良好的平常心态,这也给丁局长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当丁松醋意大发,向父母抱怨没有自我,要独立选择感情时,丁局长夫妻便以高高在上的家长姿态,自认为用唱黑白脸方式,是有效遏制丁松非份之想的最佳手段。

丁局长是政策的制定者,丁夫人则是极力推广政策的心灵辅导员,对丁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夫妻俩一唱一和,终于让丁松的逆反心理爆发了。

丁局长下了电梯,来到自家房门前。

就在他掏出房门钥匙,要开门进屋时,突然定格了。

这就是丁局长的处事习惯。

每当他要做出一个决定,或要实施自己的决策前,他总要用几秒钟,或几分钟时间,自我反思一下,快速寻找披露,直到认定万无一失了,才会以做出表示。

这会儿,他的习惯思维,在他愤怒已极时,再次发挥了作用。

丁松胆敢把他与刘慧的床上照片发来,并信誓旦旦做出表示,就足以证明,他是在极不理智的状态下,所做出的荒唐决定,却同样具有法律效率。

如果丁局长在这种状态下出现,就等于正式认可了这件事。不管他的态度如何,是打是骂,哪怕是一言不发,最终都无法更改这个既成事实。

丁局长不是想为儿子推脱责任,而是作为一名父亲,在丁松混沌状态下,必须给他一个足够的个人思考空间,让他做冷静思考。

丁局长马上清醒过来了,他要一走了之。

就在他来到电梯口,准备下楼时,又对夫人的应对能力,增添了一份忧虑。

她能不能把持住自己,来冷静处理这场意外风波。

丁局长对夫人的担忧不无道理。

此时的丁夫人,已经被刘慧哄得几乎失去了招架之功,更谈不到还有还手之力了。

这是丁夫人始料不及的。

俗话说,举手不打笑脸人。

不管丁夫人对刘慧拥有多么强烈的反感,她需要坚守最基本的待客之道。

她能非常直白的说明丁松与郝荻的关系,并用道德标准拷问刘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足以看出她对刘慧的极力排斥。

而刘慧的做法,不仅是丁夫人,这种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大家闺秀无法应对的,换了其她任何一个母亲,都免不了暗自拿郝荻与刘慧做一下对比。

哪个做母亲的,不希望儿子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

这就是刘慧,她完美的继承了母亲的和善,父亲的睿智。

她搀扶丁夫人坐到沙发上。

她不为自己的行为,是否触碰到道德底线做辩解,也不拿既成事实做依仗,只单纯展示自己对丁松的爱恋。

“从我见到丁松那一刻起,就被他的帅气吸引了。”刘慧的直白,引来丁夫人的一计白眼,她依旧以笑代言说:“这是无法抗拒的,也是我身不由己的。”

丁松走进家门,看见母亲对刘慧的严厉,知道接下来将会是一场持久战。实话实说,他没有必胜的心理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我发现丁松为人低调而友善,做事责任感非常强。”刘慧深情地看丁松说:“最初是丁松的帅气,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他的生活态度,才是我的最爱。”

刘慧说话很有条理,她先主动介绍自己的家庭条件,从而证明她不是一个为了个人利益,不顾一切攀附权贵之人。

“既然你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为啥不选择一个适合你的男朋友。”丁夫人这句话的出发点很好,她想说明丁松已经有了家室,刘慧完全可以选择一个比丁松更优秀的男子。

“我认为,丁松最适合我。”刘慧抓住了丁夫人的语言漏洞,如数家珍般夸赞丁松对家庭的责任心。“现在的男人都很花,有钱的花天酒地,有势力的胡作非为。只有丁松,每天上下班两点一线,而且还把家料理的井井有条。”

“你们……”丁夫人诧异了,以为丁松和刘慧有了相当长的交往,连丁松喜欢料理家庭的生活习惯,都如此清晰。

丁夫人愤怒了。

“丁松,你们什么时候开始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