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危机才刚刚开始(2 / 2)

加入书签

“人家当年也想着世俗化,可是最后发现这么搞不行。”吴奇说:“而且科学技术和宗教矛盾不大,现今社会,有哪个领导人不知道科技的好处呢?”

“只有能不能发展科技,不存在发不发展科技!”吴奇说:“就连岛上的三胖都知道,自己要发展科技强大自身,更何况资源更丰富、体积更庞大、人才更多的伊朗呢?”

最后,结束。

哈鲁尼都没有怎么care以色列。

不过也对!

这是个敢怼美利坚的狠角色,对他而言,以色列不过是美利坚的狗罢了……

真要是拉开了打。

前期可能因为装备差而处在劣势,可是他在后期能把以色列给拖死……

会议进行到这儿也要过半了。

国内的人士也陆陆续续准备回归了,领导发表了一通演说就离开了。

嗯,领导没那么闲,露个面就去别国,走访一些东欧国家。

吴奇看着领导走访的几个国家。

在地图上一标点。

一划线……

“嘶?”

“怎么了?”

安泉抬头问道。

“没有,你继续。”吴奇把她的头按下去说:“我好像看到了新的丝绸之路啊?”

果然。

很多东西是有章可循的。

而且上面也发现了国内烈火烹油的盛况下,存在着何等的令人不安的危机和恐惧!

居安思危,古人老早就说过了!

2014年前后,正是华夏最‘红火’的时候,经济接连超过了德国、日本两个国家,一举跃上了全球第二经济体的宝座,还获得了‘世界工厂’的鼎鼎大名。

08年奥运,重塑了民族自信,10年世博,展示了华夏风采……

焕发勃勃生机的华夏经济,与被次贷危机重创的世界,简直形成了两个极端的鲜明对比!

盛极而衰,上面是明白的。

更何况,美利坚的‘60%理论’,在国际外交领域可是鼎鼎大名的……

美利坚见过只有二百多年,但从历史上看,它对竞争对手的遏制可以说驾轻就熟。

上世纪,美利坚曾有两次被对手赶超的焦虑。

一次是毛熊的GDP一度超过了美利坚的60%,美利坚加大了对苏联的遏制,同时苏联也犯了致命的错误,导致了最终的解体。

第二次是日国的GDP一度超过了美利坚的60%,引发了美利坚的警惕,逼迫日国签署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加上日国政府误判形势,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造成了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当泡沫破裂之后,日国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

由此可见,GDP的‘60%’就是美利坚的红线,谁要是越过这条红线,美利坚就会毫不留情痛下杀手,这与挑战者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或是韬光养晦无关。

而2014年!

华夏的GDP首次超过了美利坚GDP比重的60%!

尤其是华夏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力远大于以前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在预见的将来超过美利坚。

在这样现实的大背景下,美利坚发动得可能更早!

华夏国家的上层看似古井无波,看内心估计早已做好了一些打算……

“啪!”

吴奇一拍桌上的地图。

“看来我也要提前做好被冲击的准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