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蚝油(2 / 2)

加入书签

相比直接出兵攻打,这才是上上策。

当然,眼下并不是讨论这些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耗油先熬出来。

做法其实很简单。

生蚝取肉,清洗,直接下锅加水煮,差不多半个小时,蚝肉捞出。

这个时候锅里的汤汁呈蓝黑色,接下来降低火力,熬啊熬,熬成褐色,熬成咖啡色。

需要的时间很长,足足四五个小时,连太阳都硬生生从头顶熬到了西边。

煮出来的生蚝肉也被蘸着小料吃掉不少,剩下的都晾晒着,准备做成蚝干。

而到这一步,接下来就快了,进一步降低火力,盐,糖,少许正宗老抽上色,再来点淀粉勾芡,边搅拌边收汁,到浓稠度适宜,自制耗油便算大功告成。

永嘉尝了尝,咸。

长乐尝了尝,咸。

李二长孙皇后尝了尝,还是觉得咸。

陈远其实也觉得咸,不过话又说回来,不加防腐剂的情况下,咸点是对的。

这样才不容易变质,不容易坏。

用来炒菜效果也不错,炒青菜出锅前来点,做鲍鱼的时候加点,是心理作用也好,是的确更鲜美也罢,反正感觉就不一样。

当晚也没回,就在海边搭了帐篷,燃了篝火,露营。

转天上午回琼州,第一时间参观盐场。

这也是李二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那一大片梯田状的盐田,那一车车雪白的盐,当场便心气上涌,连叫三声好。

随后便跟长孙皇后一道要了靴子,戴上斗笠,亲自体验。

见状陈远也只好跟着下,永嘉长乐帮忙打下手。

期间跟周围的盐工也有不少的交流,这时李二才知道短短数月之内,琼州到底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对于现在的生活,大家又多么的满意。

而归根结底,老百姓要的其实不多,稳定有饭吃,稳定有衣穿,仅此而已。

等体验结束,李二又要求他跟长孙皇后收上来的盐要单独处理,因为到时候他要带回长安送人。

这事也简单,陈远直接说给幼娘,让幼娘去安排,接着便下乡参观起了甘蔗田,村学,以及村落建设情况。

结果无不令人满意。

李二也发现这地方是不一样,明明孤悬海外,明明也没什么,可精神面貌上,俨然比长安不差。

随后便是橡胶园了。

这地方看是没什么好看的,但意义非同小可,大唐要想真正步入工业文明,这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也因此,虽然没什么好看,但不可避免还是多聊了一些,有一些出海获取相关资源的构想。

因为橡胶园长起来需要的时间还是太长了,这橡胶园的规模,说实话也不是特别的大。

接着便回到州府所在的县。

县名丰登,质朴而美好,所以陈远并没有改动的意思。

这地方就别说长安了,便是跟本地的崖州振州等地也没法比。

却依托着盐场的运营,造船厂码头的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繁荣的趋势。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