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请王师,伐无道(2 / 2)

加入书签

“所以愚兄在此与贤弟商量探讨啊,毕竟你我兄弟也算是当朝响当当的大员,不是么?

况且此事着实不好决断,眼下太久没打仗了,兵力又是史无前例的强,是个能带兵的都想去试试,主动请缨带兵伐道者不知凡几。”

这就是李二当下最头疼的。

一句话,不是无人可派,恰恰是可派的太多,还一个个卯足了劲,都想去。

陈远琢磨了一会,笑道:“那就组个团,尽量都去呗!”

“组团,尽量都去?”这会别说李二,便连长孙皇后都诧异了。

陈远笑道:“对,组团,尽量都去,组团尽量都去的意思不是让都去指挥打仗,规规矩矩指挥打仗的统帅还是只能有一个,剩下的,可以当参谋,顾问,观战。”

李二无语:“问题就在于都想当统帅啊,那帮子骄兵悍将,谁乐意给人当参谋打下手?”

陈远耸耸肩:“那我就不知道了啊,我就知道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趁机检验装备,探索战法。

个人认为,这也是这次出兵最重要的意义之一,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眼下装备变革,以火药为基础的热武器要慢慢取代冷兵器,作为将领,不与时俱进,不了解目前己方的军事实力,是万万不行的。”

说完又笑道:“还有一个建议,等打下来,该通商通商,该办学办学,这样才能扩大影响力,增加认同感,从而实现真正的占领。”

历史上唐朝灭高昌,在贞观十四年,统帅是后来叛乱,却依然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侯君集。

但当时也只是灭国,占领,驻扎了少量兵员,根本没有给予足够多的重视,更没有好好利用起来。

以至于后来孤悬于外,安史之乱后朝堂中枢都已经忘却还有这么一支军队在外奋战。

可高昌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乃丝路重镇,为东西方经贸交流之要冲。

当然,这事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也有一定关系。

毕竟高昌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远了,高昌,大抵就在现代tlf一代,其到长安的距离,跟长安到琼州也差不多,都超过两千公里。

如此之远的距离,以当时的情况,短时间占领容易,长时间统治着实困难。

尤其高昌所处的西域形势还十分复杂,吐谷浑,西突厥,等等,堪称群狼环伺。

现在情况却大不相同。

因为大唐境内生产力的变革已经开始了,而且是开了挂的那种,速度之快,将远超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样的情况下,真正拿下高昌,在西域扎根,并以此为跳板拿下西域,西进阿拉伯半岛,根本不成问题。

不过说起这一战,在陈远看来,最主要的还是检验装备,探索研究战法。

李二琢磨了一会,点头:“贤弟言之有理,本次伐高昌,重心实不在于破城灭国,而在检验装备,探索战法,提高我大唐将帅的战争素养。

此外,占而不治也却非长远之道,否则这些自西汉时便归属华夏的土地也不至于三番五次反叛易主。”

言下之意,虽然重心不在于破城灭国,但城还是要破的,国也是要灭的。

高昌,自古以来便是华夏之领土,而今唐承汉志,也理当收回。

不过具体怎么组团还没有太明确的答案是真的。

陈远也不再提这些,趁机说起了前不久往安南之事。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