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造纸术成(2 / 2)

加入书签

而眼下,用的是一口溶剂达三个立方的手搓“高压锅”。

还别说,性能不赖。

尽管没有密封圈,也没有合适的打磨工具,可因为工匠们的努力,这高压锅旋紧,依然能发挥出类似高压容器的效果。

好处不言而喻,毕竟国人都知道,用高压锅焖肉,就是能更快焖得更烂的。

也正是因为这口高压锅,蒸煮流程结束,才七点,天还很亮。

这个时候,包括李二在内,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停下的想法。

长孙皇后这时也在一旁观看,却一直没有发出声音。

而接下来,是过滤,冲洗。

这里没用钢铁容器,直接用的木头的,滤网,则由竹篾编织,十分细密。

产生的废水留下,引二氧化碳通入,另一边,提取出来的粗制纤维进入打浆程序。

同样是打浆,这次不用石磨,而是用正经的打浆机。

不过依然是利用水力,靠齿轮传动驱动。

为了打得更细致一些,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这时天终于黑了,晚饭都简单的吃过,现场,又牵了几盏大灯。

一番解释后,陈远将废水处理中提取出来的白泥加入,又倒进去司农寺准备的黄蜀葵汁液,继续搅拌。

差不多半个小时,浆液放出,灯光下,看上去洁白浓稠,如牛奶一般。

接下来就简单了。

传统的抄纸环节,在这一块直接被取缔,变成现代造纸工艺中的辊压。

原理十分简单,就是两根表面光滑的辊,浆液从中间缝隙流过成型。

初步成型的纸张通过传送带,中途再经辊压,除水,顺便进一步平整提高致密度。

这时出来的纸张看上去已经很不错了,平滑饱满,细腻洁白,直接用卷纸器卷上。

卷出来的纸,也不去晾,直接拉开,平铺在烧热的铁板上烤干。

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尽管跟现代工艺有差距,却依然给人一种行云流水之感。

那些所谓的经验,在此刻也俨然派不上任何用场,因为看上去是个人就行。

看着这一切,李二胡子都揪掉好几根,道:“这就成了?”

陈远拿起一张烘烤干的纸,看了看,笑道:“好像是成了,秦兄要不要试试?”

“自然。”李二欣然接过纸张,却没急着落墨,而是仔细婆娑查看起来。

颜值是真不错。

虽然比不上那些教科书用纸,比精制的宫廷用纸似乎也差点,但绝对是上品。

提笔落墨,吸收性好像差点,但是也还行,用来书写没问题,用作印刷,更合适。

便问道:“依贤弟看,这纸一天能造多少?”

“看想造多少啊,三斤木,一斤纸,造多造少,全凭心意,最多就是扩充设备。

不过这污水一定要处理好,哪怕不划算,也不能不经处理就这么排了。

另外,可以考虑把烘干做成传送带形式的,烘完再卷。”

“……”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