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天理教主(2 / 2)

加入书签

“恭迎教主人皇陛下……”

见识到这声威,那还不知是天理教主来了,剩下几个官府那边的高手此时都两股颤颤的,赶紧叫停战斗,即使被对手制住也丝毫不敢反抗的束手就擒。

天理教主的威风那可是从嘉庆爷在位时候就踩着嘉庆的颜面打出来的,他们这些投身朝廷的武林中人就没几个不知道的,遇到这位列于四大宗师之一的旁门巨擘,让他们丝毫生不起一点反抗之心。

别说他们只是江湖上二流的高手,便是一流高手,乃至先天高手,除非是八大先天或者双魔那样比较麻烦的,其他的对于这位来说也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一般。

云气大手消散,一座样式奇古的青铜战车出现在众人面前,车有伞盖旗幡,车前又立一左臂前伸的着甲铜人,车上站着一位身穿玄黑八卦袍,头戴旒冠的清癯老者。

乍一看去,便仿佛是周天子亦或秦始皇现世一般。

因为这形象活像历史书上所展示的先秦古代帝王的图画模样。

旒冠也就是俗称的“平天冠”,与“通天冠”、“朝天冠”同为帝王才可带的冠冕。

在封建时期,帽子最初只是在统治阶层使用,而且戴帽子也不是为了御寒,而是象征君主的统治权力和尊贵地位。

《释名》提到:“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可见只有士以上的人才可以戴帽子。

所以那时的帽子分为“冠”和“冕”两种,戴“平天冠”的是帝王,戴“乌纱帽”是官僚,戴“逍遥巾”是士人、员外。

到了这世界的金朝,官服官帽倒是丑的一批,也就是俗称的“僵尸服”。倒是金朝官阶的大小,通过看帽子和顶戴就能很容易辨别。

那么平民百姓到底没有戴帽子的权利呢?

其实也不是没有,因为手工业生产力有限,一顶帽子的价格也不菲,封建时代的平民百姓很多是戴不起帽子的,他们主要以布巾裹头,多用耐脏不犯忌讳的黑色,所以平民百姓才会被称为“黔首”。

黔者,黑也!

不过众人想到这位天理教主当年起义时就已经僭越称“人皇”了,带一顶旒冠倒也不算什么稀奇。

而且他这旒冠还只是九旒冠。

按古时规制,一般天子带十二旒冠,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同时也是帝王的象征。

但按照前明已经废除的冠制,太子亲王九旒冠,这样看来天理教主这位“人皇”带九旒冠其实已经是比较低调了呢。

见到这位大人物出场,高景飞直觉迎面一股压力笼罩过来,他能看出对方所乘坐的那架古代战车应该是一件强大的法器。

跟之前见过的林中仙人那种无声无息但却让他心中警觉万分而生不起反抗之力的情况不同。天理教主带来的这股压力虽然强大,却似乎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在本能的跃跃欲试在压力下想要反击。

这一点让高景飞对于阴神真人与元神真人之间的差距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果然都是真人,但是阴神对上元神已经是质的差距,二者是高下立判的两个层次。

见到别人都在自己施放的压力下苦苦支撑,甚至不少都已经当场跪服在地了,但那个年轻的过分的小道士却只是面色微变,显然不是一般修行中人。

这位缓缓走来的天理教主不由幽幽说道:

“你这小道也是天生道材,才及冠的年纪就已经只差一步便成先天,一身法器便连本座也是看的眼热,不知是出自哪座仙山何处福地?说出来或许本座还能跟你师门长辈有些交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