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蓄奴税(1 / 2)

加入书签

接着江河又与六人对五科纳士的相关事宜做了简要讨论,最后确定下来今年扩充的官员数量约在八百人左右。

讨论完了纳士之事,江河又把目光放到了教育上。教育兴国可不是说着玩的,德意志和日本的例子在前,江河无论如何也要好好重视起来。

尤其是当自己怀揣着超过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智慧,更是懂得普及教育的重要。

太史公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现在能上得起学的都是世家子弟,他们都有自己的族学。来上江河创办的小学校的,都是些小世家和殷实小地主的家中子侄。

这些人占据人口总数是很少的。但就算如此,江河也不认为区区每年两千个名额就可以将其满足。

所以,在江河看来,今年新建的两千所小学校也实在有些不够。江河的意思自然就是房玄龄、申时行和韩敬的意思。

至于刘散父子和卢欣同不同意,也就没有用了。更何况这种兴办教育,本来就是士子们所推崇的事情。江河刚说完这话,就发现刘散脸上之前的不悦都消散了。

“柱国能如此为天下学士操心,真是让老夫佩服。老夫愿意捐出家资十万,助捐一所小学校。”

就连平日里一毛不拔的卢欣也表示自己愿意献出三万钱来资助此事。

这钱江河可不想收下。“两位都是国家栋梁,这俸禄也国朝对忠贞之士的一些补贴罢了。些许俸禄还不足以养身,还是不要如此了!”

“诶!柱国此言差矣。这钱财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兴办教育,大兴庠序历来都是圣人推举的事情,我们怎么敢不用心为之呢?”

最终,江河还是架不住三人的劝阻,手下了这十三万钱。这十三万钱虽少,在今年巨大的财政赤字面前仅仅是杯水车薪,江河也是心领了。

心中刚刚升起一点好感,突然领悟过来,这不就是收买人心吗?

既然刘氏御卢氏与自己交好,江河也总不能拂了他们两人的意,便开口道:“我听说沛国刘氏和范阳卢氏都是经学大家,此次进士考试两家柯一定要选派族中才俊,我一定会好好考校的!”

刘散和卢欣自然是听出了江河的话外之音,连忙谢过江河好意。

“这兴办小学校,虽说不是立刻就能见效之事,却也要大力支持。户部再拨一百万石用于小学校的建设吧!这司隶两郡四十县要保障每县都有一处小学校。并、兖、豫三州最少也要有十所小学校!”

申时行得了江河的承诺自然是喜笑颜开,有了这百万石的转款费用他礼部也可以好好地过一年了。

“兴建这么多学校,可有足够的讲师?”江河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个自然不必担心,太学里面有万余太学生,他们当中虽然大部分都是纨绔子弟,虽然文采不精,做个小学教员也是可以的。”

“那就好!”听申时行这么说,江河才放下了自己的疑虑。“还有就是大学的事情也要好好抓一抓了。这大学士研究大学问的,一定要请大儒教授,那种学艺不精曲解圣人经要的一定不能纳入,害人害己!”

申时行连忙称是,又问询了江河关于大学学科设置的问题。江河对此表示,大学虽然是要培养士子,可却也不能只培养士子。诸子百家,都可教授思想。

除了文学、经学之外还有丹青、数术、战策等都可以列为学科。

六人商讨细则,一直到了中午才算作罢。江河设宴款待,七人简单进了饭食继续展开讨论。

大学的事情讲完了,江河翻开记事用的小本子。

“诸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