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明的世界地图(2 / 2)

加入书签

然而那时白门已不同往,不再是他的掌中玩物。她正言相告:「当年你用银子赎我出青,如今我也用银子把你赎,你我互不相欠。」

从此与之一刀两断。

闲话不,反正当前的朱国弼还值得巴结一下。

再下来就是现任协同守备南和伯方一元。

协同守备相当于副守,同样位高权重。老方后来投鞑了。

还有之后接任守备的宁阳侯陈光裕、忻城伯赵之龙两,虽然都是废,但有必要要送礼上门巴结一下。

勋臣之中自然也有没那么

废,虽然他们没啥实,但也要卖个好。

比如常遇春后人怀远侯常胤绪。

常胤绪是南惊锦衣卫世袭指挥使。这只是个虚,只领俸而不亲事,跟北惊的锦衣卫指挥使不能比。他前些年也出任过守,还被崇祯加了太子太师。

老常和《坤舆万国全图》有牵扯。

那是一张世界地图。

万历三十一,常胤绪结识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等,参与了《坤舆万国(两仪玄览)》全图的制作、出,并为《坤舆万国(两仪玄览)》全图题序。

《坤舆万国全图》第二版改名为《两仪玄览图,常胤绪亲笔题序后被大明万历皇帝作为贵重礼品赠送给了藩属国高丽。

从常胤绪做的序言,起码能看出他的眼界、思想很开阔。

序言译文:

我们探究天与地的范围,其中大、小地方都,而且各类物体间错落有,不相冲突。探究天地造化的玄机与奥秘所,粗粗细细都不会遗漏。其中的道理无穷无,是好学者尽情发挥的一门大学问。

这种学问没有尽,学习它的人一辈子的时间都学不完。这不是在贬低自,而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一位名叫利玛窦的人的观点。

……利玛窦说,我们脚下的大地就像一个圆形的球,高悬在宇宙苍穹之间。上、下、左、,四面八方的人依附在圆球的表面居住和生活。

……我及周围喜好这方面学问的同僚、名,如都尉侯虞山公(侯拱宸,及缙绅宪臬冯慕岡(冯应京)、铨衡吴左海(吴中明)、缮部李我存(李之藻)、典客祁念东(祁光宗)、驾部杨疑始(杨景淳)、都水陈坚白(陈民志)、世胄李省勿(李应试)、阮余吾(阮泰元)等,不仅相信利玛窦说的,还慕名与他相,学习他的知,协助他完成《两仪玄览图》的制作和地图的刊刻。

这一举,使得周围的人从前不知道的知道,未见过的见到,并让他们从中明白了许多的道,包括天地之间无穷无尽的奥秘。

而这些道,要比跟在利玛窦身边的接待、翻译人员所说的还要深奥、宽广。

即便是才智过人的文人雅,极有修养的儒学,也必须仔细认真地去研究和揣摩才能领会含义。

从这幅前所未有的地图,我们懂得了天地之,造化之精妙。

由于精力、能力和知识所,地图上面所写的许多地方都是我们所从未去过,甚至从来没有听人讲,心里也没有意识过的。如此看,在我们的周,蕴含着最深刻的知识和道理的东,就是这幅地图了。

有不少以往显得拘泥刻板的人,听到利玛窦的话,看到这幅神奇的地,茅塞顿,眼前豁然开,一下子明白了许多过去不知道的东,如同进入了一个清高淡泊的至高境界。《两仪玄览图,可以说就是这种渊博学识的源头啊。

我的先祖开平王(常遇春)以三军主将的身份辅佐太祖高皇帝定一寰宇。以往我们只知道大明的疆域、舆图是天底下最大,最为完整的。可是外边还有那么多的陌生的国家、地方和名,包括我在内的所有的,都是从这幅地图中才得知的。

有感于各位大臣、贤士的言论和邀,冒昧为这幅地图作一篇序。

怀远侯常胤绪值得巴结一下。另,他的子孙也不错。.

三院老哥<!--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