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太极高手(2 / 2)

加入书签

郑亚军舔了舔嘴唇:“是这样的,谢林军,谢常委请我们吃饭。”

马光明这才想起来,不久前,谢林军副县长刚刚高升一步,成为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了。即便是不在官场混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也知道入了常的意思,这表明他谢林军坐到了更高的位置上,手头上掌握的权力也就更大了。

原先谢林军只是一个普通的副职,现在是政府口子的二把手,在党委班子里也有了一票,分管的岗位自然也作了调整,但具体怎么调整,马光明并不关心。

“他怎么想起来请我们吃饭?会不会是鸿门宴?”马光明问道。

谢林军跟大明旗下各个公司都没有交集,突如其来地宴请郑亚军,恐怕绝对不是闲的没事做,他刚刚调整了工作岗位,要做的事情一大堆,要见的人也不会少,而郑亚军以及大明公司跟他八竿子打不着,因此,只怕是宴无好宴。

郑亚军呵呵一笑:“那倒不至于吧,他跟我们也没有什么过节,或许他眼下分管经济、城建等口子,少不得要跟我们打打交道,你也知道,我们是新区第一拍的公司,在领导们面前,还有点分量。”

马光明觉得郑亚军想得太天真了,区区一个新公司,纵然有了不小的业绩,但在谢林军这样的人看来,也犯不着主动邀约——按照常理来说,郑亚军倒应该主动去见见他谢林军,这个刚刚晋升的县领导。

但毕竟没有实证,马光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应付道:“那你就去吧,一顿饭而已,大不了你结个账。”

“你反正晚上没什么事做,不如跟我一起去?”郑亚军问道。

“什么叫我没什么事做,我事情多得很。”马光明笑道。

郑亚军补充一句:“你去听听也好,还能一起拿拿主意。”

马光明一想也对,回头郑亚军转述经过,只怕有遗漏的关键地方,还不如自己也跟着去,如果单纯只是宴请,那去蹭一顿好的也无妨;如果真是什么鸿门宴,也能一起琢磨琢磨对策。

半个小时候,郑亚军的车就到了小区外面,马光明早就等候着,钻了进去。

宴会地点在国际大酒店,到了约好的包厢,包厢内一个白白胖胖的中年男人早就等在那里,一见到郑亚军跟马光明,就笑呵呵地迎了上来,伸手握住郑亚军的手,自我介绍道:“郑总你好,我是谢常委的秘书,政府办副主任,我叫王家和,领导让我在这恭候着你,他马上就到。”

郑亚军也热情地回应着:“王主任,你好你好,哎呀,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这王家和看到了马光明,但他以为这是郑亚军带过来的小跟班,也没当回事,以他政府办副主任的身份,还不至于要去跟一个小跟班套近乎。

但王家和到底是个人精,也很会来事,坐等的过程中一直把握着聊天的主动权,跟郑亚军谈得热火朝天,就差互相拍拍肩膀称兄道弟了。

而且,无论郑亚军提到什么话题,他都能接得上话,顺着郑亚军去说,做得滴水不漏。

这也算是一种职业技能!马光明都觉得自愧不如了。

大约等了三十几分钟,谢林军这才珊珊迟来,一进门就跟郑亚军寒暄了几句,然后宾主落座。王家和很熟络地让服务员通知下去,准备走菜,同时小声地问着谢林军:“县长,您看,要不要喝点酒?喝什么酒?”

谢林军眼皮一抬:“来点红酒吧,这几天白的喝得太多,伤着胃了。”

王家和忙不迭地下去安排,包间里就剩下了三个人。

这是什么情况?马光明头脑里飞快地运转着,谢林军宴请郑亚军,并没有邀请人来作陪,可见的确是有事情要谈。

谢林军见过马光明,也知道马光明是郑亚军的表弟,自己儿子的同年级同学,也不见外,跟郑亚军唠了起来:“郑总第一个拍下我们新区的地块,可以说是阳江新区建设的头号功臣啊。”

郑亚军连忙陪着笑,说道:“哪里哪里,领导们才是最大的功臣,我们只不过是顺应潮流罢了,不敢居功。”

谢林军摆摆手,笑道:“哎,我们阳江,就是需要你们这样的企业家支持,才能不断发展前进,才能给大家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一番客套话顿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也让包间里的氛围显得格外宽松。

但马光明知道,这些都是客套话,是聊正题之前的引子,像谢林军这样的人物,都是太极高手,场面话能说三天三夜不重复,而且,不会一下子点到主题,总要在外侧绕来绕去,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当你觉得气氛融洽得不得了的时候,他往往就会端出宴会的“正餐”,让你不太好拒绝的“正餐”。

话聊得这么投机,感情处得这么融洽,人家提个什么要求,你好意思一下子就拒绝?

这也是很多人的通病,因此有熟人不好做生意的说法,放在这里,一样通用。

但是,让马光明奇怪的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眼瞅着晚饭就要吃完了,谢林军还是在东拉西扯,聊着当前的经济形势,以及阳江的发展规划,只字不提找郑亚军所来的目的。

难道,真是只是来吃吃喝喝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