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小城名人(2 / 2)

加入书签

谢林军恍然想起,笑道:“郑总可是我们阳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啊。”

郑亚军欠身恭维着:“哪里哪里,全靠县长照顾。”

谢林军对郑亚军的表现很满意,这个年轻的郑总,起码态度很谦卑,有这点也就够了。随后转过来对自己儿子说道:“谢炎,你怎么认识郑总表弟的?”

谢炎自然不会把自己跟马光明的矛盾告诉老爹,更不会把马光明所说的他是隔壁老王的儿子说出来,只得带着恨意回道:“他也是阳江一中高一的学生,叫马光明!”

马光明?这个名字还真是,真是俗气!

谢林军心里暗哼一声,但他贵为县长,自然不能跟无名小辈计较什么,反而装出大度来:“原来是你同学啊,你们可要处好关系哈。”

谢炎还有些不屑,但却听到一个声音响起:“马光明?是写《像我这样的人》的马光明吗?”

谢林军扭头一看,竟然是省文化厅的小魏处长魏长海。

魏长海处长牵头负责全省文化产业的工作,这一次过来,也是到基层来调研。之所以选择阳江县,就是因为一首歌,好像就叫做《像我这样的人》!

之前的闲聊中,魏长海已经跟谢林军提到过,本省经济虽然在全国位列第一方阵,但文化产业一直是个弱项短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拖了后腿。

而阳江一家文化公司推出的一首流行歌曲,一个月不到就销售额就破了一千万,成为整个安州,乃至全省都极为罕见的亮点。

所以他们才过来调研调研,看看能不能从中得到什么好的经验。

听魏长海这口气,似乎,这首歌竟然就是眼前这个小屁孩写的?谢林军笑容似乎僵住了。

谢炎也是愣在原地,这首歌他是知道的,市面上很流行,也学会唱了几句,但要说这首歌是马光明写的,打死他也不信。

但这个省里来的魏处长他也是接触过的,难不成高高在上的省城领导,还能认错人?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同名同姓,反正不可能是马光明这小子。

绝对是这样!谢炎怀疑中又很确信。

马光明也有些惊讶,但还是点点头:“没错,是我。”

全场都安静下来,看着魏长海放下手中的酒杯,径直走向马光明,伸出手去:“你好,我是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的魏长海。”

“你好。”马光明没想好怎么介绍自己,总不至于说我是阳江一中学生马光明,只好简单应了一声。

谢林军和张爱东面面相觑,刚才他们两个还在跟魏长海套近乎,这会儿魏长海居然主动去跟一个小孩子握手打招呼!

“你现在可是大名人啊,这首歌短短的一个月,就有上千万的营收,你这作词作曲的人,竟然只是一个高中生,真是让人想不到啊。”魏长海哈哈笑道。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更是惊呆在原地,上千万是什么概念?

在场的不少都是做企业的,一个月能有上千万的营收,他们搞企业这么多年,都很难做到,而眼前这个毛孩子,竟然做到了!

谢炎更是呆立在原地,马光明对于省里的领导来说,都是大名人了?

阳江区区一个县城,什么时候出了这样的大名人?

马光明解释道:“这跟我没多大关系,因为我将这首歌卖给了一家公司,具体的都是他们在做,我也不太懂这里面的具体内容,而且,收益大头都是他们。”

谢炎一听,这才稍微好过了一点:原来他也没拿多少钱!

对于魏长海来说,收益归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省里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因此而有所提高,并且可以作为一个典型,这对于他的工作来说是个极大的助力。他赶紧问道:“那能不能帮我们引荐一下,我们想去这家公司调研调研。”

马光明摸出手机:“您稍等,我这就跟他们联系,看看他们明天有没有时间。”

“非常感谢。”魏长海激动地直搓手。他原本想通过地方政府去找到这家公司,现在,竟然碰到了这首歌的作者,找到这家公司自然是毫无问题。

请县文化部门的人出面,自然也能找到这家公司负责人,但那容易做成官样文章,得不到第一手的资料和信息,现在马光明牵头,那就便利多了。

马光明跟胡剑锋一提这件事,胡剑锋连胜应了下来,对于主管部门的领导,他请都请不来,现在居然能有省厅领导过来,自然求之不得。

“已经联系好了,对方叫胡剑锋,明天一天都有时间,他的号码是……”马光明挂掉电话,把手机递给魏长海看。

魏长海连忙拿出手机,记下了号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