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去缅甸(2 / 2)

加入书签

这里实在是热,年平均气温30多度。

传统的男服称为笼基,女式服称为特敏,颜色普遍比较鲜颜,其实这种服饰来自印度、斯里兰卡那边。

除了这一点外,还有一点就是这里的妇女和孩子们,脸两侧都会涂上一片黄色的粉末。

也算神奇,司机努力用他贫瘠的汉语告诉杨一斌,说这是一种防晒的粉末。

杨一斌还专门查了查,原来这东西叫黄香楝粉,取自一种名叫黄香楝的树上,通过提炼之后,涂在脸上,可以防晒,可以防蚊虫和止痒,还能保持清凉。

算是当地一种比较有特色的东西。

到了皇宫旁边,给了司机车费后,便入住到了位于皇宫对面的水星酒店。

说实话这家酒店挺一般,在大陆肯定上不了星,但它已经是整个城中最好的酒店了。

威猜默默地跟着杨一斌入住酒店,由于这家酒店也没有套房,他只能住在杨一斌房间的隔壁。

正常情况下,保镖都会住在套房的次卧中,以方便随时随地保护雇主。

杨一斌想尝试一下缅餐,不过在出门去餐馆看了一眼具体菜品后,他眉头皱了起来。

他们的菜一言难尽,全是印度咖喱风的,而且做的没有一道菜看起来让人有食欲,都是粘乎乎的,好像已经做好放了好几天的感觉。

这能吃吗?

还要不要尝试?杨一斌犹豫了。

威猜试图阻止杨一斌:

“老板,菜并不新鲜,我的建议是不要吃,省的肚子疼。”

你说的对,我还是不太有勇气去尝试一番。

杨一斌点头,又回到酒店,在酒店的二楼的中餐厅用餐。

不说别的,别管这里中餐做的地道不地道,但至少吃了不会腹泻什么的。

这里的菜挺贵,随便一道炒菜的价格都在20美元以上,还要加上小费,价格比华国一线城市都高。

而这里的人,他们的人均月收入不足700元人民币每月。

所以,能在这里吃饭的,除了国外游客,和当地的富人外,不是普通人能吃的起的。

杨一斌点了几道云南菜随便吃了些。

之后便让酒店帮忙联系华裔向导,提出的理由就是找个导游带着四处走走看看。

没过多久,一名当地华裔向导便走进了酒店。

杨一斌在大厅里见了他,这人姓邵,长相偏两广地区的特点,据他自己说祖上来自云南腾冲,已经移民过来好几代了。

他的汉语和缅语都很流畅,交流完全不是问题。

杨一斌雇佣了他作为自己向导,当天下午便在他的陪同下去逛了一趟皇宫,曼德勒山。

皇宫只剩下了宫墙,里面早已倾颓,年久失修。

这就是没钱的窘境。

曼德勒山并不高,海拔只有260米,但山上寺院佛塔众多,金色的塔尖和青白色的塔尖林立,给人的感觉很不错。

之后他们又去了玉石市场,杨一斌故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还花了5万元人民币,出手买下了一颗品质还可以的蓝宝石。

之后便装作漫不经心地说:

“不知道这东西产自哪里,真想去看看,说不定还能买到好货。”

导游自然不知道杨一斌在想什么,他很殷勤地接话道:

“杨先生如果想去看,那也容易,缅甸品质高的蓝宝石和红宝石都产自本省的彬乌伦县下辖的抹谷中,离这里大概200公里。如果您想去看的话,我可以明天带您过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