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没有他们的口粮(2 / 2)

加入书签

老二家的可还有个闺女呢?以后还说不说人家了?

就是那两个小子说媳妇儿,人家女方还能不打听的?

连自己闺女都这样苛待的人家,能善待儿媳妇儿?

魏氏从镇上拿了药回来在经过村里空地的时候也听了一嘴,知道是柳家的丫头回来了,姑爷孩子都跟着回来的。

有人还特意跟她透露,还有宋彪的人护送回来的,其中一个军爷就是上次来村里送银子的那个,现在都还在柳家。

这个消息对与魏氏来说不知道好不好,但绝对是乱了她的心绪。

现在在家里,关于宋家的话她是半个子都不敢提。

丈夫能下地走路了,也能吃饭看书,只是不能握太久的笔,药也还要继续吃着。

儿子的身体也好了,但他一直都不出门。

虽然从前他也不爱出门,但那时候是一心读书,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读书上。

现在他书也不读了,文章也不做了,就成天关在屋里不出门。

魏氏跟丈夫商议着要给儿子娶个媳妇,俗话说成家立业,等他成了家说不定能振作精神。

夫妻俩在家把附近村子里的姑娘家都讨论了一遍,就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他们眼的。

比起从前,他们已经把要求放得很低了,但都看不上。

后来魏氏去找了媒人,但媒人一见着是她,支支吾吾的搪塞。

她不是没脸没皮,也知道是为什么。

之后夫妻俩再一琢磨,想着儿子年岁是真的不小了,再不能拖,要不就再放低些要求。

只要是能好生过日子的,做活儿利索的,他们也能接受。

就这样,又塞了些银子给媒人,终于是有了个好消息。

夫妻俩都还觉得能接受,但颜毅不能接受,他一听说是乡下丫头,当即就不干。

没办法,魏氏也只能去跟媒人赔礼道歉。

这两个月不用吃多少药,也不用买笔墨纸砚,花销倒是少了,每月还能剩下几个子儿。

魏氏就想着,要不就给儿子买个清白人家的姑娘。

不管怎样,总要有个人来照顾儿子的。

现在家里好有些积蓄,也能买的起个人,之后儿子再去找个私塾做先生,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一定就要考科举,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哪里去不比泥腿子强?

这样一想,魏氏心里的不平衡和混乱又少了些。

这几天她就去媒婆那里再说说,怎么都要挑个好的来伺候她儿子。

到了晚上,温家做饭的婆子做好了饭就把饭菜送到了主子们的房里,二老的送到堂屋里。

等老大老二两家子踩着饭点儿过来,却发现竟然没有他们的饭菜。

而且,都已经吃上了。

在屋里吃是柳萍萍怕孩子们和男人再吃不饱。

没有多准备是因为她回娘家来要负责自己的饭食,没有再负责分了家的哥哥们家的饭食的道理。

“小妹,你这是什么意思,还怕我们多吃了你一口两口的饭?”

7017k

<!--over--><div id=center_ti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