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暗中交锋,遁甲阴符(1 / 1)

加入书签

太史公《史记》有载:“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好周西伯。” 由于时代的关系,这个故事并非家喻户晓。但即便是寻常稚童,只要学过史,便都知晓太公垂钓之事,何况曹荀二人。 他们一眼看出这位老翁是在效法太公,愿者上钩。 从事情本身来说,直钩垂钓毫无疑问是一件蠢事,无论哪个时代,身负大才者都没有必要使用这样的手段来博人眼球,想要出人头地,有无数比这更好的手段。 然而,正因为这样一件事是太公吕尚所为,才使得其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典故,否则换作庸碌无能的旁人,世人必定会嘲笑其跳梁小丑,不自量力。 眼前之人重现太公旧事,其目的不言而喻,虽然一张行军图足矣证明其确有能力,但自比太公,也未免太过自大。 太公之前,战未成法,太公以来,兵者大兴。 这便是对太公最为贴切的评价。 在古周创立之前,世人对于战争的理解是及其原始且肤浅的,或许有阵列,或许有谋略,但在现在看来,必定是混乱无序的。 自从太公拜将西岐之后,战争这才开始成为了一种学问,统兵者不再一味追求勇武,而是需要集谋略与统御能力于一身,才能够战胜敌人。 能够将领兵与战争之道融会贯通者,可以为将,从孙武之后,这类人又有了一种称谓——兵家。 或许太公不是兵家的创始者,但却是兵家的实际奠基者,正如同黄帝之于道家,周公之于儒家一样,若是没有太公,兵家或许也会出现,但要再推迟不知多少个年头。 世人自比先贤,本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就连荀攸自己,也曾自比伍子胥等人,但没有一人敢于自比太公,因为他们配不上。 如同始皇帝,后世天子从未有自比始皇之说,只要他们仍旧承认自身“皇帝”的名号,便天生地会在其之后。 至于那个唯一自封“大帝”的碧眼儿,此时不过是一黄发小童,更何况,没有人会认为这个“大帝”是自比始皇的意思。 就算曹操可比文王,眼前的老叟也不会比得上太公,就算你才绝惊艳,也不能这样去比。 因为这是对太公的侮辱! 荀攸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嘴角却挂着嘲笑,一幅路线图有可能说明很多问题,也有可能什么也说明不了。 他倒要看看,这老者有何本事,敢来自比太公。 “在下颖阴荀攸,见过先生。” 未等曹操言语,荀攸上前一步,率先拱手道。 曹操笑着微微摇头,他当然能够看出荀攸心存试探之意,虽然他并不因老翁效仿太公的做法感到愤怒,但对方既然敢于如此,也确实需要荀攸来试探对方深浅。 面对荀攸的以礼相待,老者不为所动,整个人如同一尊雕像,甚至连头上的斗笠都没有一丝晃动。 以静应动,荀攸心中一凛,虽然双方没有直接对话,可他有一种感觉,从他上前迈出的那一步开始,两人之间的较量也随之展开。 荀攸主动上前,是为攻方,以言试探,先礼后兵;而老者则为守方,静默无言,不动如山,没有给对方流露出丝毫的破绽。 虽说这样的交锋连纸上谈兵都有所不如,但也能试探对方的能耐。 想到这里,荀攸也就不再顾及所谓的礼数,大踏步向前,朝老者走去。 正所谓攻其必救,对方大概不会想到,方才还在行礼的自己会如此雷厉风行。 一般来说,旁人有这种做法,便会被称之为莽撞,而有时智者的莽撞,则被称为奇谋。奇正相间,是谓兵法。 然而,老者依旧没有回头,只是将钓竿收起,将其充当手杖,缓缓站起身来,一手握着钓竿,另一只手则向后点指。 荀攸顺着其手指方向看去,顿时如遭雷击,步伐踉跄一下,险些摔倒。 那些隔在他与老者之间的庄稼,从来时的角度看似乎整齐有序,可一旦踏入其中,才能够真正看明白其排列之法。 这分明就是一座阵法! 战阵之法,本就源于奇门遁甲,也就是所谓的太公阴符,其间涵括万物,便是只得皮毛,也足矣受用无穷。 现存的战场阵列,有一些是经过战争积累而被创造出来,有一些则仍旧可以看到奇门遁甲的影子。 更不要说,卜算、谋略、甚至部分易学都脱胎于奇门。 只可惜,此术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变更,早已失传,现存的奇门遁甲,不过十之一二。 荀攸也自忖熟读兵法,但他却从未见识过如此玄妙的阵列,环环相扣,变化无穷,难以琢磨。 荀攸身处阵中,可以推算出来,只需要数千人布阵,就足矣轻松抵挡数万敌军。单凭阵列而论,就是荀攸穷尽毕生所学都难以理解的。 这一轮无形之间的交锋,荀攸自认完全不是对手。好在,困住他的不是士兵,而是三四尺高的庄稼。 只要不去顾及脚下的繁杂,还是可以轻松分开庄稼来到对方面前的。 而荀攸此刻已经完全没有了此前的愤怒,仅凭这个简单的交手,他便可以断定眼前这个老者的能力远在自己之上。至少,也是精通奇门遁甲的存在。 这样一位能人,就算自比太公,也不是他能够质疑的。 “荀攸,见过先生。” 来到老者身后,荀攸重新介绍自己,只是此刻的语气充满了尊敬,全然没有了一开始的那股愤怒与嘲讽。 老者缓缓转头,不出荀攸所料,斗笠之下是一双苍老却绝不浑浊的眼眸,一眼看去,犹如一潭深水。 对方微微点头,随手便将钓竿扔在一旁,向荀攸伸出了一只手臂。并在后者的搀扶之下,来到了曹操面前。 荀攸那异常的表现,全部都被曹操看在眼里,如此,他怎会不知老者的厉害。 只见他躬身拱手,完全以晚辈之礼相对,口中高呼: “谯县曹操,恳请先生出山相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