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冲动孙策,谋划难言(1 / 1)

加入书签

或许在攻城之时,由于没有战马等因素的影响,宇文成都可能会不敌己方三将联手,但这也绝对不是他们轻易登上城头冒险的理由。 孙坚自己绝对不会畏惧敌人,而麾下的周泰也是舍命作战之辈,他唯一担心的,只有当下在自己身旁,为自己抵挡箭矢的长子。 孙策还是太过年轻,他本就天赋异禀,远胜自己,加上有幸拜得项明为师,假以时日成就不可限量,未来不一定会逊于宇文成都。 在出征长沙之前,孙策虽然武力不逊自己,但若是生死搏杀,孙坚有足够的把握获胜。然而,在长沙经历过战场的磨砺之后,孙策的武艺突飞猛进,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对手。 他的未来绝对是令人遐想的,虽说成长的途中确实需要经历一些生死搏杀,但孙坚却不愿孙策在这种情况下冒险。 毕竟,像这样英武的儿子,很可能不会再有。 自己的次子孙权,虽不算体弱,却也不是习武之才,而三子孙翊,虽有长兄之风,却没有孙策那般天赋异禀。 古语云,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孙坚虽不至于将自己比作蟠龙,却也知道膝下再出一名孙策一般的儿子究竟多难。 虽然从未表露,但孙坚对孙策的态度是不同于其他儿子的,在他心中,始终都为这个儿子感到骄傲。 因此,至少在他眼皮底下,绝对不会让孙策涉险。 然而,他身旁的孙策却没有看到自家父亲复杂的表情,在察觉到城头上的箭矢密度远不如方才,他便不再埋头护卫在孙坚身旁,在抵挡箭矢的同时,抬头看着城头上的战况。 当看到己方士兵如雨般从敌军城头坠落,孙策就有点承受不住这样刺激,双眼瞬间变得通红,恨不得冲上城头的是自己。 那些士兵,也都是曾经和他一起并肩作战的同袍,此刻损失惨重,让他如何不急不恼? 当下,便准备提枪冲上城头,为麾下士兵在城头杀出一块立足之地。 不管武力再怎么惊人,孙策毕竟还是一名尚未及冠的孩子,意气用事是极为正常的现象,这也是作为一名将军不成熟的表现。 好在,他还有时间去改变。 孙坚心中默默叹息一声,自己当初与项明并肩作战之时,对方不过比现在的孙策大一岁,但无论是战略还是意志,自己都自愧不如。 虽然自家儿子在对方座下学武,但这份气度是无论如何都学不来的,无论自己耳提面命般教导过几次,孙策还是会意气用事,时常热血上头,做出一些冲动的选择。 倘若有一天,孙策能够学会冷静地判断战场形式,从而做出应对,那么孙坚自觉,即便身死,都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当即,孙坚伸出大手,拉住了满面愤慨准备渡河的孙策。 “尔欲往各处去?” 孙坚明知故问道。 “去城头,为我军将士开路!” 孙策本欲甩开那只抓着他甲胄的手,突然听到孙坚的声音,继而放弃了抵抗。 他满面潮红,脖子上青筋凸起,声音中带着无比的愤怒,而这份怒火针对的并非是孙坚,而是城头上的鲜卑士卒。 “放肆!” 孙坚一瞪眼睛,怒喝道: “你以为这是什么地方?这是战场!没有某的命令,你敢随意乱窜,视军法于何物?” 他深知孙策的脾性,与自己年轻之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若自己好言相劝,对方必定会蹬鼻子上脸,唯有一通训斥,才有可能让对方放弃心中打算。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士兵送死?” 或许是被眼前的场景所刺激,孙策并未选择妥协,而是扯着脖子同孙坚据理力争。 按照道理,在经历过这么多场战斗之后,孙策的性格也应当被磨砺一二,就算本性难移,但却也该被磨平了几分棱角。 至少,也应当正常面对己方士兵的损失,不应太过激动。 之所以会同孙坚顶嘴,恐怕是因为他从未见过这样一番景象。 自他加入到孙坚麾下以来,一直是战无不克攻无不胜,就算攻城,也是占优的一方,何时见过这样的场面? 己方士兵冲上城头,但终究只是徒劳,任凭城下堆满了己方将士的尸体,对于城头的进攻还是毫无收获。 就在他向城头观察的短短时间内,便有上百名士兵惨叫着掉下城去,落在地上自己或同袍的尸体上,死于非命。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实,也是他忤逆孙坚的理由。 “混账!” 孙坚听罢,愣了愣,随即扬起手朝孙策的头盔上拍去。 头盔发出一阵巨响,震得孙策有些发懵。 “那些士兵皆是老子麾下,见到他们伤亡。老子比你还要心痛,但这就是战争,身为领兵之将,绝对不能意气用事,否则要付出的,便不止是麾下士兵的性命。” “老子可以提高率先在城头立足之人的功绩,可以增加对战死士卒的抚恤,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身先士卒带头攻城,但以当下的情况,这么做并不是明智之举。” 为将者,最忌犹豫不决与意气用事,孙坚之所以解释了这么多,也是希望孙策能够有所成长,不要浮于表象,被战场上一时的伤亡影响了自己的判断。 “那什么情况才算是最适宜的时机?” 对于自家老爹的教诲,孙策不敢不听,但孙坚显然有所保留,他并不愚钝,能够听出孙坚若有所指。 当下,红着眼睛反问道。 孙坚一愣,看着神情激动的儿子,嘴角不禁露出一抹苦笑。 他阻止孙策登城,固然有防备宇文成都的因素,但这绝非主要原因,最关键的是,这次攻城只不过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别看城头不断有士兵战死,但战争的节奏一直被孙坚所把控,等到伤亡人数达到他心中的预期,无论如何他都会收兵返回。 项明等人的谋划,孙坚心知肚明,此战的关键绝对不在攻城,没有必要在首波攻城战便倾尽全力。 但是,此事并不好对孙策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