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不上不下(求订阅,票票)(2 / 2)

加入书签

“旧颜换新装,却改不了电影不够风采,看得出来,这部电影只能被称作一个高效节能的娱乐集合体,杰克逊导演看似花费十足的精力改编,最终却脱离了他的控制。”——《纽约客》

“特效不错,剧情不行。生搬硬凑。”——《西雅图邮报》

有时候,.asxs.太高也是一种错误,因为会让别人对你的期待太高。

而这种期待值过高,一旦达不到预期,失望之下愤懑的情绪也会多些。

严格来说,《金刚》并不差,如果执导的人是个二三线导演,说不定公众对他也会是包容、鼓励、赞赏居多,但偏偏导演的人是才靠《指环王》三部曲获得无比成功的彼得-杰克逊,那就注定这部只能说及格线左右的商业之作,变得不那么出彩。

而且,该作是由环球公司斥资两亿翻盘的怪兽经典——传奇影业失去华纳的项目后,投入了环球,开始合资拍片。

首日公映,北美院线商提供了3568家院线银幕开画,可谓大手笔,但结果呢?

票房真真不如人意,当天周三才收获980多万。

按理说,这么高的投资,环球又是全力推广,上映前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加上院线信任,怎么就拉了跨?

这也说明结果不达期待是件很可怕的事,时长接近三个小时也是观影噩梦。

在近年来周三公映的大片中,这个成绩也只能排到历史票房收获的第24位,对比2亿的投资来说,实在寒酸。

环球也没办法,咬着牙还得支持。

《金刚》首日失利后,环球首席执行官鲍勃-赖特就公开发表了一些看法,说公司对影片的前景仍是充满期待,并举例了同样慢热的《泰坦尼克号》,表示随着放映周期的进行,也能保持长盛不衰的成绩。

要知道《泰坦尼克号》首周也就2860万美金,还比不过《金刚》。

可问题是,时代已经变了,大人。

《金刚》的成绩就是没达到金刚的重量级,是非常不相符的,抱着长线放映,那不是死的更快?

于是乎,亮相5天度过第一个周末的《金刚》才在北美拿到6600万票房,也就高过没在巅峰期的《纳尼亚魔法王国》,才堪堪拿到周票房冠军。

这对比其他爆款的一线大作来说,出乎意料的开局低调,而且平庸。

更让环球心痛的是,彼得-杰克逊在《金刚》的执导酬劳高达2000万美金,如果北美总成绩还低于2亿,就意味着可以计算亏损额度了。

纵然全球票房可能会很高,但只要不是离谱的高,也很难回本。

而且,迪斯尼也郁闷,好电影就怕遇上强劲的对手。

《纳尼亚魔法王国》才称霸院线,就被《金刚》赶下,后面又有《史密斯夫妇》穷追猛打,稍不留神就会被反超。

总之,圣诞档的后段,争斗更显惨烈。

加上一众冲奥电影接连上映,虽然银幕数量都不多,小打小闹级别,但耐不住人家声势够大,总能找到亮点宣传。

无论是《斯通家族》那豪华的演员阵容——“中性影后”戴安-基顿、“单身贵族”萨拉-杰茜卡-帕克,对特定影迷的吸引力都是够的。

而且,还有《断背山》。

三年磨一剑,李按导演走出低谷后的剧情佳作,再就是题材足够敏感,一试映,就引起影评人的激情讨论,影片前途也是不可限量。

再加上11月的《与歌同行》,《石油迷经》,这届的冲奥影片都是有着不错的竞争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