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陈年往事起波澜(1 / 2)

加入书签

裘开物到沙水镇一看,街上的商家虽说被抢了,在收拾收拾残局之后,多数又已正常营业,只有人员伤亡的商家尚未开张。

他那楼台一片焦土,所幸木料损失不多,但都是基础用料,还需木工重新去做,只得暂停建设。工人要先清理现场,好在水泥基础无碍,只损毁了表皮。

这已经令裘开物极其痛心了,再加上有百姓向他哭诉,他亦悲且恨,答应沙水百姓定当为他们报仇!

好在多数商户积极响应朝庭的号召,参加了社会基金保险,不论是伤是亡,都得到了一定赔偿。还有商家入了财险,那损失又减少了许多,继续正常经营基本不成问题。

裘开物回到王宫,亲自找了李秀娥,要发兵讨贼,李秀娥若是不答应,他就御驾亲征!

他有如此勇气,真让李秀娥刮目相看,得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废柴国王。

便问他,“讨代谁?六王子吗?跟谁打?在哪打?怎么打?带多少兵?计划打多久?后勤补给怎么办?滕国如何防卫?打败了怎么着?”

这一连串的问题问得裘开物张口结舌,刚才还怒气冲天的样子,立到就成了泄了气的皮球,蔫了,垂头丧气地抱怨道:

“难道就这么算了?让那贼人东西白抢了?楼台白烧了?百姓白杀了?”

李秀娥见他沉不住气,尚不若小雷霆冷静,只得耐心解释,稍安勿燥,已经安排了应对策略,但不能急于一时。他这才重又拾回信心,求李秀娥,一定要为百姓报仇,为他出气,他已经答应了沙水百姓,且不可让他这一国之君失了信誉。

李秀娥又劝他一番,仇一定要报,气一定要出,只是得想个万全之策。得到承诺,裘开物才放心,他又去木器厂着工匠重做基础部件了。

裘开物的诘问倒是给李秀娥提了个醒,这波贼军要是不受到教训,今后滕国必不得安宁。即便是边防会严加防守,他们不可能再轻易侵扰到滕国境内,但那商队外出依然没有保障。她的经济强国之路就要夭折了。

上一次偷偷摸摸灭了陆家屯的驻军,使大滕国的商业发展安稳了五六年。李秀娥并不寄希望于外交能取得什么效果。

如果六王子能够管控得了军队,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恐怕即便是他想为滕国这一方做主,极有可能也无可奈何,更何况他肯定不会站在这一方。若是他认当宁国理屈,那是要付出巨额赔偿的,他愿意,文武百官也不会答应。

基于这种推测,这个问题还得需要滕国自己解决。正如周正邦所说,要充分做好两手准备。不过李秀娥所考虑的两手准备,并非除了外交之外,仅仅是做好边防防备,她要主动出击。

现在矛盾已经明了,若再像上一次似的派特种部队暗中剿灭陆家屯的驻军,即便是做的神不知鬼不觉,大宁国也知道是滕国干的。

如此想来,或许这次是大宁国的朝廷就知道,也许是他们故意指使陆家屯的军卒明火执杖来抢的。若真是这样,便不能再忍了。

于是她连夜召见周正邦、董振义和肖德哙,宣布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城防巡逻交由女子别动队负责,所有曾经服过兵役的青壮男子全部回营,立即展开训练。

火器营配发火器,保证弹药充足。火炮营调集火炮,备好马匹,随时准备出发。兵器制造所多备箭矢。工程营备好各类预制件,马车和轮船做好应征准备。一旦发生战事,必须保证后勤补给。

这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接连几天他们都在一起,分析研究下一步如何。

斥候很快传来消息,那闯入大滕国的军队确实是陆家屯的驻军。之所以抢劫了商队之后,又侵入滕国境内烧杀掠夺,就是为了报复。这个性质已经坐实。

起因还是源自六年前的那次剿灭行动,本来那次行动是非常隐秘的,除了行动的那200余人之外,就连滕国朝庭内部官员都知之甚少。这个秘密之所以泄露,出在陆家屯的两名斥候身上。

十年前,在那十里茶馆被滕国斥候抓住的两个舌头,当时并没有被处死,而是弄到隐蔽之处将其打晕了。待他们醒过来的时候,那山体已经崩塌,若回去报信儿,他们也是失职。两个人一商量,便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一走就是十年。

其中有一个人,家中尚有老母,实在有些惦念,便偷偷摸摸潜回来探视,正赶上老母亲病了,不日而亡,埋葬了母亲之后,他打算继续外出。

可当他听说,陆家屯的军卒八年前已全部覆灭,除了震惊之外更是后怕,幸亏自己逃了,否则也早已灰飞烟灭。

这倒令他改变了想法,毕竟故土难离,他逃离了这么久,军方也未曾找过他,熟悉他的那些人都死了,恐怕没有人知道他做了逃兵,便重新留在了家里。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那村长将他当逃兵一事上报了,他便被抓了起来。因为涉及到军方,地方无权处置,乡里面便把他送回了陆家屯。

一问原因,为何被抓,他只得实话实说。没想到他这一说激怒了陆家屯的驻军将领卓不群。

他原本认为这卓将军生气了,一怒之下会杀了他,未料卓将军亲自给他松了绑,并告诉他立大功了,下去领赏,前提是继续留在陆家屯当兵。

赏钱要不要的不打紧,见保住了性命,便连忙叩谢,但他不知道他的功劳何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