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火元经注(2 / 2)

加入书签

怀阳蕴火能养足元阳真火精纯浓度,同时在修炼的过程中,对火能的变化也会不断熟悉起来。

至于元阳真火威能不足,化生焚诀就能解决,化生循息、生生不息,这边火能催动而出,到了鼎炉里很快就会收回一大部分元阳真火,还不伤害身体,正好可以延长真火持续的时间,而延长时间,也就等于提高炼丹的成功率了。

“乖乖,原来严寿一直修炼的炼丹术是化生焚诀,难道他的炼丹术成功率这么高?可是他为什么不把《火元经注》带在身上,却放在暗格里,莫非他怕《火元经注》被人抢走吗?”

秦烈实在搞不懂了,寻思了半晌后,他心中一动,喃喃自语的道了一声:“不会吧。”

震惊着,秦烈翻开第三篇章:诸心经……

又是一篇心经?秦烈心想。

往下看下去,秦烈才知道自己想错了,诸心经,根本不是什么心经,而是一篇炼丹士对种种炼丹技巧的诠释,说白了,就像医学中对疑难杂症的特殊诊断一样,上面详细的记载了这位古修士一生炼丹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包括某种丹药出现了特殊的炼制方式,经过长时间推演尝试而验证的解决之道,更有一些段落描绘是针对某些珍贵的药材不一样的火能浓度把控。

第三篇章其实就是一个篇大杂烩,里面驳杂的记录此古修士一生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难题。

看到最后秦烈方才明白过来,为什么严寿连乾坤袋都不敢相信了。

乾坤袋的确是装载宝物的便利器具,然而也是最容易遭到歹人觊觎的因素,每个修士身上几乎都配有乾坤袋,而天下间许多恩怨都是因为一方觊觎另一方身上的宝物才生的,严寿不敢把《火元经注》,就是怕被人抢走。

其实莫说整个天下,就上元古城之中,归真期修士就有不少,而且很多人的实力比严寿要强很多,严寿怕自己的炼丹大士之名被人抢走,故此藏起了这门神技。

而他藏起《火元经注》的第二点原因,恐怕跟薛元杰脱不干关系。

想到薛元杰为求融源丹甚至把丹方拿出来“信任”自己一介初出茅庐的小子,肯定是打上了《火元经注》的主意。

薛元杰看不懂丹方,不知道怎样炼制,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严寿的身上,因为他知道,严寿身上有一本强大的药典,可以帮助他解决融源丹的问题。

秦烈终于明白过来了,彻底的明白了。

“要不是机缘巧合现了暗格,我怎么会知道严寿还藏了这么一本秘笈啊?严寿也怪狡猾的了,这么重要的东西居然藏在暗格里而不是带在身上,天晓得他的想法如此奇葩。”

秦烈忿忿不平、怨声载道,天底下的修士这么多,哪个不是把重要的物品随身携带,而严寿居然反其道而行,把《火元经注》藏在了暗格里,如果不搬动药书,我哪知道这玩意才是严寿强大的原因。

“真是万幸啊,如果找不出这本秘笈,别说三年了,就算给我三十年,也未必能把融源丹的炼法弄懂。严寿啊,你太不是东西了。”

秦烈边骂边乐,随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将融源丹的丹方取了出来。

“融源丹,以黑茯苓、魔子草、冰雪精乳,入药,火炼三分,喂以药引三百年黄精,每日子午、采补阴阳,汲天地精气于炼鼎真火,三练三衰、七练七盛,灼七七四十九日,铸丹可成……”

“每日子午、采补阴阳,汲天地精气于炼鼎真火,哦,原来就是借子午时刻,将最浓盛的阴阳二气招引至体内,再融于元阳真火祭入于鼎。”

“三炼三衰,草有精气神,似人不二,精气聚于内敛,形大异,真火三分炼精,草木精气皆衰,形同枯槁,不死,然杂秽尽去……”

“咦?三炼三衰,目的好像就是为了去掉草木精华除外的杂质……”

往后看下去:“七炼七盛,真火七分炼,极衰之际,草木之精受元阳真火所激,精气有昭阳回光之像,再以七分盛真之火焚灼,精气可达极盛之兆,至此,药精不失,方可培丹。”

“哇,原来是这么回事。”秦烈一字一句的看完,心下有如海啸翻腾,一不可收拾。

原来草木精华在极衰之际还可以利用元阳真火将所有精华全部激出来,就像人死之前有回光返照一样,所有精气神在短瞬间恢复到最全盛的时期,这个时候药精是最浓郁的时刻,再用真火培育成丹形,就可以将药精完全浓缩在丹丸之内了。

要是没有《火元经注》中的解释,秦烈一辈子都未必能弄懂融源丹的炼制方法了,而现在,摆在他面前的难题在《火元经注》的帮助之下,全部迎刃而解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