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酒坊的管理(1 / 2)

加入书签

经过程家和车家人的努力,酒坊现在工人们已经都各司其职的干起了活。

而酒坊逐步也算是步入正轨了。

因为程家开的工钱高,主家厚道,甚至酒坊还管一顿饭,大伙凡是来上工的,都没有说不好的。

过去虽然也是酿酒,但那是为了让车掌柜的酒楼复苏,能在建昌县活下去,自家捎带手的赚银子,生意的主事人,其实还是车掌柜。

但是自从元合酒坊真正的在永福村开建,这项生意也真正成了自家买卖。

程元卿可以说是为了元合酒和酒坊劳心劳力。

在选拔工人方面,她坚持要用品行好没二心的,现在基本看上去,在这方面工人们都做的不错。

酒坊里的活按人分派,哪个人适合做哪项工都有试用期,好的活自然有很多人抢着干,工钱也高。

为了公平,程元卿还制定了每季度的调薪机会,对自己现有工作成果认可,觉得能长薪水或者更进一步的,就可以和程时年提出申请,经过程时年的技术考核,还有平时工友们对这个人平时工作表现的投票,工人有机会获得涨薪水和调岗位的机会。

总之就一个原则,多劳多得。

凡是在元合酒坊踏实干活的,程家不会亏待他们。

但要是有那些偷奸耍滑,每个月混点月钱的。

那不好意思,你就眼看着和你同期进酒坊的人工钱越拿越多,职位越来越高吧。

现在酒坊还在筹建初期,这类人程元卿还在观望。

她希望这些人能在周围人的影响下,自发的做出改变,那么她就愿意给他们这些人改正的机会。

毕竟目前酒坊里的人,全都是永福村的村民,一个村子里,程家这么做也是帮扶他们,造福乡里了。

对那些屡教不改的,程元卿打算后期推出末尾淘汰制,只是现在因为大家多都刚开工,有好多事情都没习惯。

等大伙慢慢认可了酒坊的经营模式,这些酒坊的规定会逐一推出。

惩罚晋升措施有了,程元卿也没放过人文关怀。

对酒坊上工的工人,凡事家中有红白喜事,银钱不凑手的贫困人家,程家作为家主,都会给封上一笔银子。

这个年代,对红白喜事是尤为看重的。

不少庄户人家,攒了半辈子的钱,就为了给儿子说上媳妇,这和给媳妇家的彩礼有关,也反应了村民对喜事的重视和大操大办。

也许一户人家会在平时节衣缩食,但是在儿孙们的喜事上,是无论如何也要拿出像样的饭菜的。

另外一桩,就是老人们的白事了。

出于对死亡的恐惧,永福村的老人们通常会在活着的时候就开始准备棺材寿衣。

一口好的棺材,价钱也不低,但是老人们通常也舍得花这个钱。

这里都讲究入土为安,棺木作为死后栖身的地方,那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口好的棺木,就能给老人们带来莫大的慰藉。

同样的,操办白事的花费,甚至比给一个儿孙办喜事花费还高。

在这两件人生大事上,程家对于真正贫困的工人家,都会封一笔银子,不说会操办的多大,却会给这样的人应有的庄户人家体面。

仅仅是这样,已经让工人们感恩戴德了。毕竟这样的事,他们过去听都没有听过。

而酒坊给他们的福利待遇,还远不止于此。

家里揭不开锅的工人,程家有照拂,普通的工人也有好待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