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节 潜移默化(1 / 1)

加入书签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 在屈子的之歌的乐声中,数百名汉军精锐,捧着他们手中的木匣、瓮罐,神色肃穆的走到泽前方,前来迎接他们的人群面前。 然后,全体站立,如同雕塑一般,一动不动。 一个汉军校尉,身着甲胄,走到了人群之前,然后长身而拜,作揖道:“诸位泽父老,吾等有负父老,未能将所有人全部带回来!” “四百三十二名泽同袍,不幸战殁他乡……” “然而……他们的牺牲,不是白费的!” 校尉抬起头来,无比骄傲的朗声道:“此战,王师渡弓卢水而济难侯山,战于河曲,夺祷余山,禅姑衍而封狼居胥山!” “斩首八千一百二十五级,捕虏匈奴自其右贤王以下数万人,得牲畜牛羊数十万,马匹十余万,黄金丝帛无算!” “持节使者、建文君、侍中张公命吾将这些不幸战殁他乡之同袍送还父老!” “并向父老保证,战殁者家属、遗孀,其抚恤、政策,一同汉军!” 瞬间,整个泽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 无数人纷纷跪下来,高呼:“天子万岁!大汉万年!天使公侯万代!” 其用语之流利、顺畅,不止让张越大吃一惊。 乌恒、匈奴各部也是惊讶无比。 离开两月余,泽的呼奢人,居然能喊出如此整齐、流畅、顺口的汉地雅语? 简直不可思议! ………………………… 当天,汉军在泽湖畔扎下军营。 军中的呼奢人,自是欢天喜地的,带上了分给他们的战利品,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各自氏族,接受父母、兄弟和同族的羡慕与祝福。 速各也不例外。 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妻子与六个‘子女’,牵着属于他的牛羊牲畜,骑着战马,披挂着甲胄,得意洋洋、耀武扬威的回到了记忆里的氏族营地。 他的回来,引发了这个小小氏族的震动。 数不清的人,纷纷围了上来。 每一个人的眼中,都闪现着羡慕、嫉妒的神色。 “速各这小子,从前看着不起眼,怎么一下子就发达了……” “早知道,我就该让我家的孩子,也跟着王师去……” 老人们议论纷纷。 年轻人们更是捶胸顿足,后悔不已,只能流着口水,看着速各带回来的妻子、孩子,心中的ph值全面失衡! 无论是曾经的呼奢,还是如今的归宁。 人们的审美,依旧未变。 对草原上的人来说,那些青涩的小女孩,完全就是负资产。 娶她们回家,完全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 毕竟,那些十四五岁的小女孩,不仅仅缺乏各种技能,还不懂得照顾家庭,生育方面更是危险系数高的吓死人! 怎么看,都不如速各带回来的那两个妻子。 那身段,那模样,一看就是干活的好手。 家里面就算有上百头牲畜产奶,也难不倒她们! 更紧要的是,那些孩子! 真的是看得人口水直流啊! 这些孩子,年纪最小的都有四岁了,大的更是有**岁了。 等于说,别人帮速各,做完了最辛苦、最累也是最有风险的事情,然后就被速各摘了桃子! 在任何一个草原民族,这样的好事,都是百年难得一遇! 而当那两个速各的妻子,一进穹庐,就立刻操持着各种事情。 将穹庐内的诸般事务,都熟练的做了起来后,羡慕与嫉妒之情,更是彻底爆表了! 就连速各的父亲,心里面也是酸的不行。 拉着速各的手,话里话外,都想要速各让渡一个给他。 这种事情,在游牧民族从不少见。 甚至正常的很! 毕竟,收继婚制度下,家长需要尽可能的娶更多女人,这不仅仅是为了繁衍后代,更是为了让其子嗣未来有足够的妻子可以分配。 但速各哪里肯? 他也不是从前的那个能被人随意欺凌的人了。 在汉家伤兵营里,摸爬打滚了两个多月,他学到的不止是照顾人的本事,还学到了仗势欺人的本领。 于是,便直接将自己的汉军竹符,往父兄面前一晃,得意洋洋的道:“吾如今乃是大汉长水校尉医兵!乃是直接隶属天使指挥的王师一员!” 这立刻就镇住了所有人。 王师?! 那可是如今归宁地区的金字招牌! 任何能与王师攀上关系的氏族,出门都能让人羡慕! 更可以得到许多好处! 尤其是,能享受到毛料收割方面的优惠。 于是,整个氏族的风气立刻就为之一变。 柠檬精几乎是立刻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崇拜与敬畏的目光。 这是游牧民的特征。 欺软怕硬,畏服贵种! 他们天生就对地位更高的血统有着莫名其妙的敬畏心理。 而速各成为王师一员,更直属于天使指挥! 这在如今的归宁人看来,几乎就和过去的呼奢屠各自吹自擂的血统一般高级了。 放过去,氏族首领马上就能换人。 这就让速各更加骄傲,同时也更加自豪。 于是,不自觉的,他开始模仿他所学过的汉军士兵的言行、举止、坐姿。 这反而让他在氏族内的地位,迅速提升。 因为对归宁人来说,汉室的就是高级的。 就连汉人放的屁,都比本族人吃的肉香! 而类似的情况,几乎发生在所有泽一带的归宁氏族内。 几乎所有曾经的呼奢人回到自己的氏族/家庭内后都发现,他们的族人、亲人,对他们身上的汉军/王师标签特别崇拜。 这反过来,令他们都产生和加强了‘王师就是好,就是高级’的念头。 于是,当这些人再次相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都发现了,彼此全部都是穿着王师发给的汉室军衣即使这些衣服他们已经穿了很久,上面全部都是破洞,也没有人愿意换。 大家的发型,更是清一色的蓄发带帻。 说起话来说,哪怕别扭,也都在坚持用学到的汉话发音。 若有人不小心冒出了一句过去的乌恒语,瞬间就会冷场。 甚至被人疏离、排斥! 以为是夷狄蛮子,没有廉耻心的废物! --上拉加载下一章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