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节 卫皇后的惊喜(1 / 1)

加入书签

大约半刻钟后,在十几位宫女宦官的簇拥下,大汉皇后凤驾缓缓而来。 张越连忙上前恭迎,拜道:“臣侍中毅恭问皇后安!” “本宫安……”卫皇后在淳于养的搀扶下,坐到上首,对张越笑了一声,对左右吩咐:“来人,为侍中赐座……” 张越于是起身再拜,然后在一个宦官的服侍下,坐到卫皇后下首的客席上。 很快便有人端来点心、酒肉。 “侍中不必拘谨!”卫皇后轻声笑道:“在长信宫中,可如家居……” “皇后厚爱,臣感激涕零……”张越连忙起身道谢。 “今日请侍中来,乃是听说侍中,曾精修黄老之术,甚通清静无为之法,故而请侍中来此,为本宫讲义……”卫皇后笑道:“未知侍中可愿?” “皇后命,臣不敢不遵!”张越拜道:“只是微臣才疏学浅,实在不敢妄自为皇后说义……” 卫皇后道:“侍中过谦了,朝野上下,谁人不知,侍中学究天人,博览百家之说,通黄老、儒、法之术?” “况本宫也只是想请侍中,解释一下中的部分内容……” 张越听着,默然不语。 ,是黄老学派的总纲,寓意深远,蕴含无穷智慧! 特别是当代的,并非后世那个被人为阉割的版本。 而是一部,思想积极,昂扬向上,充满人生智慧与政治智慧的经典! 举个例子,在后世和如今的很多版本里,有一句被人用烂了的话:上善若水,水利万物则不争。 然而,在黄老学派流传的著述中,这一句话是错的。 正确的读法是: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有争。 一字之差,含义彻底不同。 前者是让人坐享其成,令人因循守旧,而后者则有了一丝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哪怕是有利万物的善水,也有所争。 不然,若水不争,怎么汇江河,如何聚大海。 水若真的不争,何来洪水滔天,如何有江海之潮? 智慧如老子,岂会写这种教人慵懒、不思进取的文字? 当真以为,黄老学派,只是躺着、等着、看着,才有的文景盛世? 若是这样,汉室就别谈什么反击匈奴了。 恐怕如今中原已然沦为胡腥之所。 事实上,后世的道教,与当代的黄老学派,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实体。 前者是宗教,而后者是政治学、社会学与军事学的综合体。 故而,张越默然。 因为他不知道,是应该与卫皇后讲讲真正的还是如今那些被方士术士神棍们篡改和扭曲后的版本? 前者晦涩难懂,没有大智慧的人,即使讲给他听,他也未必能领悟。 而后者嘛…… 基本上,连农民伯伯大约也能理解一二。 卫皇后看着张越沉默,以为他心里面有想法,便宽慰道:“侍中无须忌讳,尽可宣讲……” 至于卫伉? 反正都跪了这么久了,再跪一两个时辰,也应该没问题,对吧?! 现在,关键还是要拉拢好张子重! 解铃还需系铃人嘛…… 再说了…… 卫皇后也是有养生、修身需求,也希望能益寿延年的。 张越听着,低头道:“未知皇后,想要臣讲哪一篇章?” 是世人俗称,其实,这是老子的两部著作,合在一起的。 甲部称为,乙部称为。 每一部都差不多五千字,合为一万一千字左右。 只是,在秦末汉初,出现了一个大方士,其名为:河上公,将黄老学派的这部皇皇巨著,思想纲领进行异化,删减、扭曲。 于是,就出现了后世道教的原始版本。 而这位河上公也由之开创了第一个道教流派方仙道。 其糅杂和扭曲了部分老庄学说、阴阳家的思想,推崇炼丹养气,出世求仙,长生久视。 讲的就是我成仙后,哪管洪水滔天。 至于后世,人所熟知的八十一篇,如今还未成形。 所以,卫皇后听着,非常好奇,问道:“还分篇章?本宫怎么未曾耳闻?” 张越听着,笑道:“不敢瞒皇后,臣自幼诵读的分、,前者述圣王先贤治世修身养生之道,后者言内圣外王,内王外霸之德!” “是修身治国齐家兴天下之学……” 卫皇后听着,一脸懵逼。 这不能怪她。 实在是元光后,随着窦太后薨去,黄老学派,进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 于是,学者渐渐凋零,精英逐渐老朽。 其后,又因淮南王刘安谋反一案,被吕步舒将剩余的精英,几乎一网打尽。 余孽们只好混进儒家队伍里,装作儒生。 甚至堕落为方士术士之流,成为道教的先驱。 曾经靠近权力中心的黄老政治家,更是随着汲黯病逝于淮阳,凋零干净。 汉家宫廷之中,已经起码三十年没有出现真正的黄老学者了。 反倒是,各种方士术士,滥竽充数之人,混迹于宫廷中。 卫皇后出生底层,不过平阳侯府的歌姬,从小就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等她成为皇后,黄老学派的精英早已经消失。 待她年老,能找到的,就只有方士术士们用的河上公做注的那个版本了。 于是,劣币成功驱逐良币。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老学派和他们的思想主张,凋零破碎,再不复有人闻别说两晋那些所谓谈玄论道的名士,这些渣渣,连给张良萧何曹参王陵张苍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一念及此,张越就兴奋了起来。 汉家黄老学派和黄老思想,为何能主政前六十年? 除了有开国名臣们支持和力挺外,太后们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 吕后、薄后、窦后,都是黄老思想的坚定支持者和捍卫者。 若能影响卫皇后,让卫皇后也接受黄老思想…… 说不定能翻盘…… 最起码,能让黄老思想回魂,给后世留下种子。 这么一想,张越就跃跃欲试的认真的看着卫皇后再次问道:“未知皇后,欲听治世修身养生之道,还是内圣外王,内王外霸之德?” 卫皇后闻言,左右看了看,发现没人懂,然后就自己想了想,道:“便请侍中讲讲治世修身养生之道……” 内圣外王,内王外霸,这种事情太复杂了。 卫皇后现在也不想去碰这些事情。 张越听着,微微一笑,说道:“老子曰: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名,可名也,非常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卫皇后听着,眼中渐渐闪现光芒。 尤其是当她仔细咀嚼一番后,更是被其中的思想与意境深深吸引。 到了她这个年纪,这个地步。 需要的再非争宠、斗艳、下黑手的手段。 而是修德养望,是团结上下,是广交朝臣,是稳固,是沉淀。 而张越所讲的东西,意蕴深长,绵绵无期,越想越有感触,越听越有道理。 听完张越所讲的这起首之语,卫皇后叹道:“卿所讲,与本宫往日所听所闻,似乎截然不同,别有意蕴……” 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甚至不过顺序的调整。 但显露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别。 从前,卫皇后一直奇怪,这虽然也是道理之说,至善之言。 但总感觉有些别扭,与自己的本心不是很符合。 如今,卫皇后终于知道,为何如此了。 从前的道德经,讲的是不争、不为、不战。 万事万物,以和为贵。 这能让她有同感才叫见了鬼! 她可是卫子夫,从歌姬而为皇后的卫子夫。 出生在平阳侯的家奴之家,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的低贱之女。 乃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手腕与谋划,走到今天,依然稳坐大汉皇后之位,经历了十几个比她年轻漂亮、温柔体贴、聪明娴熟,来自天下郡国的美人挑战,依然稳坐后位的卫子夫! 可不是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路顺风顺水的傻白甜。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争斗的史书。 与人争、与天争、与朝臣争。 她是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女性。 如今,虽然年老,想要修身养性,想要改变形象,塑造一个慈和、善良、有德的人设。 但…… 也是绝不肯轻易的向人低头,在压力和威胁面前退缩的。 伪装她可以做到。 但本性却无法更改! 如今,张越所讲,却是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原来,还可以这样去做?! 妙!妙!妙! 无穷妙用,万般技巧! 果然不愧是汉家三代太后,推崇备至的至理名言! 这让卫皇后,感觉真的是无比享受,万分赞同。 张越听着恭身答道:“皇后有所不知,老子之作,本意乃为阐述之大道,述万物之理,明万世之道!” “而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道以载物,故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升龙在天,亢龙有悔!” “老子知之,乃做两经,阐述为而弗争,万物有争,物竞天择之道……” 卫皇后听着,点点头,道:“本宫始知,世有至善之言,至理之说也!” 显然,历史证明,大汉皇后、太后们,在黄老思想和黄老学说面前的免疫力是零! 她们天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黄老思想。 概因,从吕后开始迄今的每一代皇后、太后,皆是在与人争、与天争、与世道争的竞争中获胜,然后踏上权力巅峰的女性。 黄老思想,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也是精神支柱,更是信仰源泉。 只要一接触,就断无拒绝的道理。 不仅仅是黄老学派需要她们,她们也需要黄老思想的指引和前导。 于是,卫皇后彻底将卫伉丢在了脑后,认认真真的向张越请教起了黄老道德之说,清静无为有为之法。 张越自然不放过机会,专门挑些能与卫皇后引发共鸣的东西。 譬如‘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当然也有意的不讲一些不太正确的话,绕过那些可能会开历史倒车的哲学思想。 却是听得卫皇后不断点头,求知欲暴增。 于是,可怜的卫伉,在椒房殿门口,从早上一直跪到正午。 跪的两眼发昏,跪的膝盖肿胀,跪的麻木。 终于,没能再撑下去,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彻底成为了死狗。 看守他的宦官见了,吓坏了,赶紧去椒房殿里通知卫皇后,却不敢自作主张,将他抬到室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