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节 变天 (2)(1 / 1)

加入书签

片刻后,身穿衮服,头戴九琉的太子刘据和长孙刘进,就被太常的礼官,引导着来到殿中。【】 “儿臣恭问父皇圣安” “孙臣进,顿首再拜,恭问皇祖父安” “免礼”天子轻声摆手,然后转头对身侧的张安世吩咐“尚书令,为太子、长孙赐座” “诺”张安世恭身领命。 然后亲自走下台阶,带着卫兵,为太子据和长孙刘进,在御阶之下的一侧,准备好坐席。 再将这两人安排,坐到各自的位置上。 作为太子,刘据自然理所当然的占据了最好的位置。 就在御阶之下的左侧,这个位置既可以听清楚殿中大臣们的报告,也能听清楚甚至看清楚御座之上的天子话语、神色。 他坐在此处,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了。 自加冠开始,他就坐在此地,旁听政务,学习朝政。 而作为长孙,刘进被安排坐到刘据的下首,两者大约相隔五步左右。 看得出来,这是被精心设计和准备的安排。 张越站在御阶上,居高临下,视野当然很开阔。 所以,他能清楚的看到,刘据和刘进这对父子的表情。 出乎意料的,刘据似乎没有太多尴尬之色。 甚至,脸上很是坦然。 似乎对这个结果,早有预知。 反倒是刘进,坐在位置上,很是局促不安,非常的惶恐。 这是一个很关键的细节 倘若,刘进的神色没有表演的成分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很可能,他在今天之前,一直被蒙在鼓里。 甚至说不定,就连上朝前,恐怕也以为只是来走个过场。 反倒是太子刘据 以张越对这位储君的了解来看,他虽然平素性格温和,没有什么脾气,但也不像是一个不懂得保护和捍卫自己的利益的人。 换而言之 张越微微低头,想到了一个可怕的结果“很可能,刘据早知如此而刘据很可能,已经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个猜测,虽然有些夸张。 但 不知道为什么,张越的直觉告诉他,这很可能是事实 只是可惜,此事是无法求证的。 无论是天子还是太子刘据,都不会对外说明此事。 这个事情,只会被他们烂在心里面。 张越也不敢再想下去。 而其他群臣,也都是低下头,不发一言。 在这个事情上面,当今天子若没有发声,那么所有人都会明智的选择当哑巴。 所以,一时间,气氛稍微有些尴尬。 好在,负责朝会程序的太常卿商丘成及时的站了出来,持芴拜道“今太子、长孙临朝,臣以为群臣宜当见礼” 天子只犹豫了半秒,就点头道“可” 于是,商丘成立刻持芴,面朝刘据和刘进,拜道“臣太常卿丘成,恭问家上、殿下安” 其他人一见,互相看了看,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商丘成拜道“臣等恭问家上、殿下安” 就连御阶上的持钺武士们,也持械拜道“臣等恭问家上、殿下安” 刘据连忙起身,还礼拜道“孤躬安,卿等免礼” 刘进却还是不太适应环境和气氛,反应慢了一拍,但也连忙起身,还礼而拜“孤安,卿等免礼” 至此,殿中每一个人都已经知道了。 虽然,天子还未正式下诏,明确册立太孙。 然而,长孙的地位,却已经牢固的不能再牢固了。 因为,就在刚刚,满朝文武,包括了将军、列侯和勋臣,都已经向这位长孙殿下行礼。 在大朝议上,群臣礼拜长孙,长孙还礼。 这就等于完成了最重要的一个程序效忠仪式 诸夏民族,自古重诺 汉人更是重视承诺和契约。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就是诞生在汉季。 当世,哪怕是市井游侠,也经常出现,为了一个承诺而倾其所有的人。 就算是普遍为人看不起和歧视的商贾之中,也出现过,为了一个承诺,而甘守一地的商人。 到士大夫大臣贵族这一级,忠贞便成为了他们价值观中最主要的一个。 现在,群臣在大朝议上,顿首再拜长孙。 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效忠。 而刘进回礼,等于这个君臣关系的契约成立。 代表着群臣们在此宣誓效忠长孙 这君臣关系,已经得到了初步确立。 除非发生特殊变化,譬如当今天子废黜刘进,宣布他为罪人。 不然,这个关系就无法逆转。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匡扶长孙,保卫和效忠长孙。 就如他们匡扶天子,保卫和效忠天子一样。 只有刘进,依然是一脸茫然,不知道在这刹那过后,他就已经成为了帝国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获得了三公九卿、列侯勋臣和内朝官员、两千石们的集体效忠。 大半个帝国,已经承认了他的太孙地位。 倒是刘据,脸上的神色,在这刹那,明显的放松了下来,仿佛放下了什么千斤重担一般。 从张越的角度看去,这位储君,先是出了一口气,然后整个人的神色都轻松了起来,嘴角甚至溢出了丝丝笑容。 而太子系的朝臣,则普遍如丧妣考,沮丧不已。 没办法,太子在位之时,有太孙册立。 这对他们来说,无论如何都不算好消息。 因为这意味着情况将发生变化。 国家将拥有第二个选择。 这对那些幻想着未来,在刘据登基后大赚一笔的人来说,简直是噩梦 “卿等皆安坐吧”天子的声音,适时的响起,他轻声对着张安世吩咐道“尚书令,请按照程序,开始今日大朝议的议事内容吧” 想了想,他补充了一句,道“将今日议事的内容,摘抄两份,送去给太子和长孙” 既然让太子和长孙同时入殿听事,当然,要给他们一些参考资料,方便他们了解和掌握国家的事务。 “诺”张安世恭身一拜,然后就对左右吩咐了一声“去将今日朝会议事内容,各送一份,呈给家上和长孙殿下” “诺”立刻有尚书郎领命而去。 这部分对话,殿中的大多数大臣,都是不可能听清楚的。 但张越就站在附近,所以听得一清二楚。 “看样子,真的变天了”张越在心里想。 结合刘据和刘进的神色,以及其他种种细节来看。 当今天子恐怕早已经和太子据就这个事情达成了共识。 【本章节首发.爱.有.声.小说网,请记住网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