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太现实(1 / 1)

加入书签

和白小雅分开,关煌独自去食堂。 女友还在睡懒觉,一般要九点以后起床,用她的话讲,睡眠有利于美容养颜。 吃过早饭,步行去了公司,十几分钟的路程,不远不近,很合适。 超人公司,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职员、骑手、销售、技术,各司其职。 外卖这东西,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要点,没什么休息日,只能公司内部轮班。 “关总。” “关总。” …… 一路上不断有人打招呼,关煌笑回。 公司不大,彼此都很熟悉,自然没什么领导架子之类的。 经过两三个星期的相处,大家很自然地接受了关煌的存在。 一方面是因为管理正规化,关煌来了后,实行了相应的规章制度,虽然带来不少怨言和不便,效果却出奇的好。 有一种从草莽向正规军进化的感觉,与之前乱糟糟相比,正轨显然能给予更多的信心。 另一方面,福利待遇也保障了,有奖有惩,迅速扭转了散漫的风气。 一路走来,入目所见,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整个公司一派生机。 关煌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小田早已经把屋子收拾干净。 虽然以超人的现状,没有专门的秘书助理,但是,打扫房间、整理文件、烧茶换水这种事,自然有人主动做。 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人,有人愿意上进,也不会拒绝。 “今天有事没?没事的话,我要出发了。” 马俊推门进来,他和关煌各有一个单独房间。 关煌正在挂外套,扭头笑了笑:“没事,我今天约了银行的人谈贷款,你去忙吧。” 马俊白体恤、大裤衩、运动鞋,和关煌简直两种风格,闻言担心道:“能不能成?” 关煌:“放心吧,一千万而已。” 马俊:“那好,这方面我也不懂,全靠你了。” “自家兄弟,那么客气干啥,本来就是我的责任。” 马俊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不是,帮不上忙,心里总有点过不去。” 关煌笑:“说哪里去,你天天搞地推,那么辛苦,我有说过什么吗?去忙吧,我这里,你放心。” “那好,等你好消息。” 马俊不是婆妈的人,和关煌告辞。 很快房间外就传来“努力、努力”的口号声。 关煌知道,这是四个地推小组每天一次的晨练,马俊组织的。 据说有利于鼓舞士气,增强团队凝聚力。 关煌不知道有没有效果,由他去了。 这种事,也只有马俊干着合适,他这个人有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很容易感染大家。 如果换成关煌,想想那画面就好笑。 “出发!” 马俊怒吼,其他人纷纷响应,“出发,出发……” 幸亏这一层没其他公司,不然的话,早就被人投诉了。 关煌摇头,马俊的这个本事,他是永远学不来的。 两人的性格,称得上一冷一热,放在当下的位置正好。 交换一下,都要演砸。 把思绪收回,说到贷款上来。 一千万,不是小数。 关煌投资马俊之前,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为超人外卖担负一千万的贷款。 之前十万、百万,还在他承受范围之内,现在的千万,已经有点泰山压顶的感觉。 他有时候也会想,这一步真的走对了吗? 稳扎稳打,不行吗? 然而,机会只有一次,不想错过。 趁着外卖市场的空窗期,埋头狂奔,闯出一个明天。 搞投机,最多小富即安, 楼市、股市、比特币…… 这些领域,挣点钱还可以,永远成不了气候。 投入回报比,甚至不如他走老路,做律师。 有人说,钱这东西,超过一定数字,就只是数字了。 这话还真不是装逼。 个人资产过了“亿”级,基本上,物质享受,已经没什么障碍了。 年入上千万的大律师,虽然身家比不上“币圈”大佬,但是两人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不是一个级别的。 可能,有的人觉得这话太难听。 这个社会,有钱是大爷。 只能说,涉世未深。 “关总,水烧好了。” 小田忙活半天,笑着说道。 “嗯,好的”,关煌开口叫住正要出去的小田,“对了,我昨天听你说,你的两个小伙伴……” 小田闻言,顿时羞红脸,喏喏说道,“关总……” 关煌:“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恰好听到,你觉得村里人看法对不对?” 昨天无意间路过茶水间,听到小田和同事说起她的两个朋友A、B A考上省里的公务员,月工资几千块。 B进了大企业,年薪二十万。 然而,村里的人竟然一直认为A更有出息,B忍不住就找小田吐槽,村里人实在太老土了,还抱着封建思想,自己一个月几万块,超十个公务员。 小田见状松口气,虽然不知道领导什么想法,却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小光虽然考到省里面,只是一般工作人员,天天加班,十年也买不起一套房子,还不如去企业呢。” 关煌笑了笑:“你说的也对,不过,你们村里人的看法也没错。” “哦?” “小光虽然没有任何权力,甚至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也不会有一官半职,但对于村里人来说,在省里上班,这个名号就够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相反,你的另一个同学,虽然挣得钱多,却不能给大家带来任何好处,说不定,反而会因为挣钱多看不起村里人。” 小田恍然,原来是这样。 村里人的看法还真不是封建,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你钱挣得再多,又不会给我分一分钱。 相反,在省委上班的小光,即使手中没有任何权力,却总归认识不少熟人,大忙帮不上,小忙还是没问题的。 “还有,他能进省委上班,房子的问题就不用担心,你要知道,他这种背景,有时候反而是优势,在某些婚恋市场很吃香的,社会地位足以弥补工资上的不足,或许,要不了一年,你就能听到喜讯,喝上对方的喜酒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