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奔向自由世界 第三十六章 村里来个姑娘叫涂小蓉(1 / 2)

加入书签

老农和他的儿子听着胡岩的这番话大有道理。若如此做起来,地不用增加,也不多费多少劳力,几年下来,产量却可以增加很多。

老农的儿子却又道:“先生您是读书有见识的人!这法子想来不会差。老话说的好,好种出好苗,只是有点费功夫,有时候收庄稼就是跟老天抢时间。一旦变了天,来不及收回来,那一年都是白忙活!”

胡岩听他说的有道理,建议道:“这个,可以在决定收割之前,先从中挑选采摘一部分。忙不过来时,家中小孩也可以帮忙挑拣一些。老伯您带我去更好的那块地,我帮你看一看。”

老农也做不了太久弯腰的活计,就带着胡岩去看更好的那一块地。

胡岩到了那块地看了看,果然比前面一块长势更好些。想了一下,就给老农催个眠,让他在梦里看到这小书生请了人帮他采收。

囫囵一觉醒来,看到满满当当装了一大麻包,已经脱好了粒的麦种子。

老人家使劲揉揉眼,有些不敢置信。

“老伯您看到我刚请了两个人,帮你把长得好的麦穗挑出来先采收了。这些做明年的种粮是极好的!您家在哪里?我让这驴给您把这袋种粮驼回家里去!”

老农欢欢喜喜地在前面领路。回到家中,细心地把这些精选的种子晒了起来。又怕被鸟兽去吃,特意安排一个孩子在那看护。

路过的邻居们都很好奇,一问起缘故,老农也毫不隐瞒,很客气的说明了原委。

各家听说了,也都纷纷效仿。胡岩心里欢喜。暗想,都这样做起来,这天下也少了许多饥荒!

老农感激胡岩,就请他到家中做客,胡岩也不推辞。当晚就在老农家里歇了。

胡岩留在这个小镇上,帮了大家不少的忙。哪家农事忙不过来,他就去帮一帮。

让吕戒帮着拉驴车,收粮食。邻里们都纷纷请他吃饭。他都不推辞。

一天两天的,慢慢的和镇子里的老老少少,都熟悉了。

胡岩就说:“老乡,我虽然是一个读书的人,却无意于功名。我看你们这里孩子们也没有几家正经读书的。马上要农闲了,我闲来也无事,你们家孩子,若有想识字的,可以在闲着时,来这村头大槐树底下,我教他们认字。”

这里的人都信任他,小孩子们也爱亲近他。况且小孩子们无事在家也是白淘气,不如去认几个字,也长些见识。于是各家纷纷让小孩们过来听讲。

胡岩绝口不提应试科考的那些话,他只管教孩子们认字,传授一些生活技能上的知识。

尤其农田作物方面的。凭他的一些常识,尽量给孩子们科普农作物生长方面的知识。

义务教育时,谁还没学过自然、生物?

镇子里的木匠、铁匠,偶尔也过来请他画一画图纸。他就尽自自己所能,利用数学物理知识,把一些工具进行改进。

这种村头教学,理论联系实践。小孩子们一边学一边玩,又且实用,又贴近生活,小孩子们也喜欢。

晴天胡岩就在村口的老槐树底下讲课,阴雨天就各自回家。

镇子上的成年人,没事也会过来听讲。胡岩看慢慢人多起来,就弄了一块小黑板挂在槐树上。

从开始的二尺宽,因为人越来越多,就显得太小。被镇子里的木匠换了一个三倍大的。

老农想的周全,想着寒暑时节大家都难挨。他就牵头,由镇子里的乡亲们,大家共同出资,村口老槐树附近的空场地,建起了一个全镇子最大最敞亮的房子。作为孩子们的课堂。

又在课堂旁边,建了两间小房子,给胡岩日常居住。

这小镇本来民风就质朴,胡岩做事完全不求回报。

每天带着他的驴子,只在东家吃一顿,西家吃一顿。慢慢成了这镇上的一道风景。

有一天,镇子里一家人,迁了他的一个做商铺生意的亲戚过来住。那家人有一个独生女儿,才十三四岁的年纪。

虽然是小麦色的皮肤,但她的相貌生的却十分整齐。

只是她日常却装束得十分朴素,因而一般人看了,认为她也就是邻家女孩子的那种普通。

有一天那个女孩也跟着来课堂听课。她远远的藏在孩子堆里。胡岩却一眼瞥见她的与众不同。

要胡岩来评价的话,那个女孩的相貌虽不及尤家姐妹风流娇美,却骨相匀称,实为闺阁女子中的上等。

胡岩心中暗暗纳罕。这女孩子的突然出现,让他多了些警觉。

这个女孩绝不是普通庄户、行商人家的孩子。她却把自己妆扮成极普通的样子。

这其中有些超出常理,胡岩猜她必然有些来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