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看看这天地 第一章,春风少年(1 / 2)

加入书签

<!--go--><div id=center_tip> 修真十九年三月十日,宜开光,采纳,远行。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

暖春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少年们的脸颊,书院的七名少年早早的在门口汇集。今天,是启程前往帝都求学的日子。

踏着和煦的春风与小伙伴出行远游,必然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这也是杨光从未感受过的事情,之前的十六年的岁月里,从开始记事起,杨光的所有日子都在不断的修炼以及和异族战斗,很少有闲余的时光。这是杨光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春游,和同龄人一起。

七名少年手里都有方寸物,所以整个队伍没有任何累赘,七人空着手,就这样踏上了前往帝都的路程。

帝都很远,因为元气回潮,没有了飞机高铁;帝都也很近,因为心向往处,总会到达。

书院唯一一头可以代步的动物,就是老师谢长安养的三花毛驴,但是老师每次出门都会带上它。所以,没有代步工具的少年们就这样一步一步,走着去帝都。

阳春三月花如海,路上行人稀疏,七人的队伍走的稀稀疏疏,到底是少年心性,一路走来,不是钟辰亮停下来观察路边的动物,就是袁应农又在路边发现了新的农作物,又或是秦伯璋看到一条小溪,停下体会山水之意。以至于整个队伍行进很慢,大师兄孔愈不得不不断的催促着师弟们加快脚步。

———————————————————

狭小的牛车上躺着八名少年,正是书院一行七人。

只靠步行,总有人走走停停,严重拖慢了整个队伍的行进速度。幸好,路上遇到了一位送孙子去帝都求学的老人家,不嫌人多,愿意捎上着七名徒步前往帝都的年轻少年。老人名叫徐明,孙子叫徐理,虽然是从偏远山沟出来的,但是从老人的谈吐,不难看出也是读过书的人,也许是因为和他孙子年级相仿的原因,老人对书院七人很热情,当知道七人也是前往帝都求学后,便主动要求带上七人。至于老人的孙子徐理,虽然一直缄默不言,但是也是彬彬有礼的,并没有对七人占了本就狭小的地方表现出不快。

一头牛拉着一辆破旧的平板车,车上堆着一堆堆杂物。车上的少年神态各异,有人盘腿坐着、有人躺着、有人坐在车边晃荡着双腿,看着远方。

徐理性格温和,虽然不爱言语,但是和袁应农很是聊得来。徐理今年十七岁,元气回潮的第二年,一家人就被一只被元气强化后的的吊睛白额虎杀了个精光,爷爷因为带着他出去玩,刚好不在家,所以侥幸逃过了一劫,自那以后,爷孙俩相依为命,靠着家里剩余的几亩薄田,辛勤劳作,撑到了现在。

虽然生活艰难,但是徐明还是从小就在培养徐理读书识字,不论家里多忙,也不会耽误徐理半点。现如今,徐理已经十七岁了,徐明深知实力的重要性,所以变卖了家里所有的东西,仅仅留下一辆牛车,说什么也要送徐理去帝都修真学院学习。

杨光很喜欢眼前这个叫做徐理的少年,虽然他和四师兄聊的大多数都是自己听不懂的,但是能和四师兄袁应农聊的那么投缘的人一定也很厉害。每当和袁应农有分歧的时候,徐理仿佛变了一个人,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的和袁应农辩论起来,丝毫没了之前沉默寡言的样子。杨光就在旁边默默的听着,时不时在心里给徐理竖个大拇指。

同样在旁边倾听的还有二师兄秦伯璋,比起杨光的一窍不通,秦伯璋总能在关键处发出由衷的赞叹,但是却从不参与两人的辩论,只是在旁边默默的倾听。而那徐明老先生,则坐在车头,悠闲的赶着车,任由自己的孙子和后面那群初次见面的少年打成一片。也是,一群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徐明笑了笑,哼起了小曲,那首儿子小时候最喜欢听的小曲。

——————————————————

大陆的最北方就是北境,连绵不断的雪山下是一片广阔的森林,再往南,一道横贯东西的巨大黑色长城巍然伫立,翻过长城便是内陆草原,而帝都就在距离长城二十里处,过了长城,帝都便近在咫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