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定亲进行中,前往扬州(2 / 2)

加入书签

赵旭哈哈大笑,“原来你小子也有着急的时候啊。我和你外祖父着人测算过了,八月十二是个吉日,咱们后日便动身,刚好能在八月十二之前赶到扬州。怎么样,你有没有什么提议?”

陈颍拱手道:“一切都听凭父亲安排。”

赵旭摆手道:“快拿上你的荷包赶紧走,留在这儿碍眼。”

陈颍告退离去,走到门口时回头道:“我这就去告诉沁儿,父亲嫌棋她绣的荷包。”

“你这小兔崽子,我什么时候说了,不许去。”

陈颍自然不会真的去和陈沁说,不然老爹的胡子又要遭殃了。

带着镜盒回到听雪院,陈颍到内间关上房门,将黛玉过往送给他的荷包、络子、香囊都取出来按顺序摆在榻上,再将镜盒里的那只放在最右边,看着这些由旧到新,由粗糙到精致的绣活儿,陈颍仿佛看见了黛玉的成长。

【玉儿,等着我来】

……

两日后,赵旭和陈颍带着准备好的聘礼登船南下,去往扬州下定。

“六礼”第四步是“纳征”,又叫做“大定”,男方长辈带着聘礼送去女方家里,作为定盟之礼。下了聘礼之后,双方交换聘书,婚约落成。是以这一步又叫作“换帖”。

“三书”除了“聘书”之外,还有“礼书”和“迎书”。

礼书就是记录礼物明细的文书,等到了林家,会随着聘礼一同交给林如海。至于迎书,那要等到迎亲前才会用到。

八月十日下午,赵旭和陈颍的船停靠在了扬州码头处。虽然习俗所限,林如海不能亲自前来相迎,但还是派了林家的老管家林忠带着人在码头等候迎接。

贾琏在得知有人来林府提亲,并且林如海还同意了时,他很是错愕,他那个便宜妹妹迎春比黛玉还要大上两岁呢,家里老太太和大太太从来都没提过要给她相看人家。

不过在得知男方是颍川陈家那个名满天下的陈颍时,他还是极为高兴的,在他看来,林如海是他姑丈,陈家和林家结了亲,以后他不就也和陈家是亲戚了。听说那个陈颍不但读书厉害,做生意也是顶尖的,手下的云字号日进斗金,当初那蜂窝煤可是只下金蛋的鸡,人家眼都不眨的就公诸于世,没多久又在冰块生意上大赚一笔,不论冬夏,人家都有能为赚钱,要是到时候随便指个门路给他,他也就不愁银钱了。

是以在得知林如海安排管家去迎接陈家人时,贾琏说了句“姑父,只派管家去接显得不够郑重,不如就让小侄去一趟罢”,自告奋勇前去迎接,林如海自无不可。

陈颍跟着赵旭下船后便看见了管家林忠,在林忠身前还有一位锦袍玉服的年轻公子,面容姣好,一双桃花眼透着些轻浮。陈颍猜想这位便是荣国府大房贾赦的嫡子贾琏了。

“林管家,麻烦你来接我们了,这位是我父亲。”

“林家老奴林忠给赵老爷请安。”

林如海特意叮嘱过林忠陈颍的父亲姓赵,以免闹了笑话,贾琏因为是临时自荐,林如海一时也忘记同他分说,在听到林忠口称“赵老爷”时他心中疑惑,不过他经常处理庶务,最会待人接物,虽疑惑却也不会冒昧询问。

陈颍道:“林管家,不知这位是?”

“哦,我都忘记介绍了,这位是我们老爷的侄儿,京都荣国府来的。”

贾琏抱拳躬身道:“在下贾琏,不知可是颍公子当面?”

“原来是琏二哥,林世叔和我提起过你,你叫我陈颍或者子阳便好,子阳是我的字。”陈颍笑道。

贾琏笑道:“我还是叫你陈兄弟罢,更亲切些,这里也不是说话的好地方,不如咱们先回去,林姑父还等着呢。”

赵旭开口道:“劳烦这位小兄弟去和林大人说一声,等到八月十二,我再带小儿亲自登门,今日就不去叨扰了。”

见贾琏不解,陈颍解释道:“琏二哥,我父亲之前请人测过,十二那日是吉日,所以今日我们就不随你去盐运衙门了,还请琏二哥代我向林世叔问好。”

“原来是这样。”贾琏道,“陈兄弟,还有…赵老爷,你们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这是聘礼的礼单,劳烦转交给林大人。”赵旭取出礼单递过去。

林忠忙上前恭敬接下,赵旭又道:“礼单上的东西等卸船后便直接送到林府,麻烦林管家安排人交接一下。”

与贾琏等人分开,赵旭和陈颍在离盐运衙门不远处的一所宅院安置。虽然陈颍很想现在就能见到黛玉,但也只能期盼着八月十二那天早些到来。

PS:感谢爵爷0039、佳人顾盼两位书友的月票和全订,感谢大佬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