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1 / 2)

加入书签

江枫的译本用起来很不错,第二天的课程俞明哲翻译了一遍《致云雀》,受到学生们极大喜爱。

雪莱这首诗象征了光明和自由的情感,很是深受这群拳拳爱国之心学生们的欢迎。

“俞学长,你也读过徐志摩先生的诗吗?这首《致云雀》的中文译本和徐志摩先生的诗风到是有几分相似。”忽然有个学生忽然问道。

身为新月派的创始人,徐志摩在现代诗歌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那浪漫主义诗风一直深受新青年的喜爱和追捧。

俞明哲笑了笑,解释道:“徐志摩先生的诗我也曾读过,徐先生可以说是雪莱忠实的读者和崇拜者,从一定意义来说,雪莱的诗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徐志摩诗歌创作。”

“徐志摩崇拜的不是泰戈尔吗?新月社的命名不正是取自泰戈尔的诗集《新月》吗?”台下有学生好奇道。

去年泰氏访华,前前后后便是由徐志摩亲自接待操持,其中又发生了以徐志摩、林徽因等为首的“捧泰派”和陈秀儿、郭铁骨等“倒泰派”发生的骂战,在文化界可谓是一场难得一见的盛况,徐先生是大诗人泰戈尔的忠实粉丝自然是显而易见的。

俞明哲笑道:“徐志摩自然是泰戈尔的崇拜者,只不过在诗歌创作上更多受益于雪莱。徐志摩曾留学康桥,那时他学习的便是雪莱的诗歌,他诗歌中更多是雪莱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做的学生大都读过徐志摩的诗,仔细回味一下,的确如同俞明哲所说,徐氏的诗风果如雪莱一般。

俞明哲对于这个话题并不想解释太多,接着讲授后面的课程。因上次教授英文诗,学习氛围不错,俞明哲准备的依旧是一篇雪莱的英文诗。

在他的课上,英文课显得并不枯燥,学习英文课程的同时,又在学习外国诗歌。

不知不觉,在体验学习的乐趣中,一堂英文课程已经结束了。

俞明哲在黑板上留下翻译的一句英文诗,便收拾好教案离去,只留下台下静坐的同学们注视黑板上的文字,暗自深思。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

在复旦的课程安排并不多,教授完课程后,俞明哲在校园里闲逛了一圈,便回到办公室,拿着今日的时报,看新闻算作消遣。

“明哲兄,你在正好,今天光华大学正式开学,校长吩咐我们一同去助拳,你去不去?”同为英文教师的章益教员走进来,满面红光的道。

“三哥,看来你母校刚遭难,你这就忍不住要落井下石了。”俞明哲调侃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