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兰社沙龙(1 / 2)

加入书签

自东征军号角吹响不久,身为直系军阀的孙传芳似乎也不甘寂寞,顶着五省联军的名头,打出“拥段反奉”的旗号,挥斥大军进军上海和南京,随时将会和奉军张开一场较量,一时间沪上人心惶惶。

“明哲,如今孙军随时会打到上海,你倒是够冷静!”看着蒙头写书的俞明哲,章益不淡定道。

“三哥,你担心什么,这场战我看是打不起来,咱们该干嘛就干嘛,何必抄那份心。”俞明哲头也不抬的答道,如今写稿子才是他当务之急,到时候好换些稿费,以此改善生活。

“你怎么知道打不起来,这次孙传芳来势汹汹,对于上海和南京志在必得,只怕又是一场恶战。”章益忧心忡忡,本来今年因五卅运动,沪上百姓生活极其难过,若是再逢兵祸,到时候不知道多少百姓又要流离失所。

对于章益的忧虑,俞明哲到是不放在心上,据他所知,历史上此时奉军在上海兵力不过一旅之军,面对来势汹汹的五省联军,杨宇霆也不做任何抵抗,毫不犹豫命令队伍撤离上海。

孙传芳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进了上海,接下来就是短暂的政权交替时刻。

对于目前直奉二军会战,在俞明哲看来,不过都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如今形势越加恶劣,日子却还是要照常过的,自从上次被雨巷诗人拉入兰社,俞明哲也变得繁忙起来,这几天叫戴望舒连连邀请几次,他到底不好再拒绝,便接受邀请一起参加兰社的文学沙龙。

完成了下午的课程,叫了一辆黄包车,被送到地方,俞明哲按着戴望舒说的地址,穿过繁华熙攘的小巷,很快找到沙龙聚会的房子,走上前敲了敲门。

很快大门打开,开门的正是戴望舒,后面还有十来个兰社社员,都是年纪轻轻的大学生。

“俞学长来了,快快前进。”戴望舒邀请道,里面的社员也笑着打招呼:

“俞学长好!”

“俞老师好!”

“学长请坐!”

……

俞明哲的到来,很受兰社社员的欢迎,这些社员大都和他同龄,有的是他学生,有的是学弟,竟还有一位是他同一届同学。

戴望舒先将在座的社员一一向俞明哲介绍,再说出本次的沙龙主题——如何创作诗歌!

眼看着众社员的目光都看向了自己,俞明哲明白,不拿出点干货,怕是不好走了。

“我觉得要写好诗歌,首先要热爱生活。”俞明哲抛出观点。

“热爱生活?俞学长为什么这么说?诗歌创作不应该更加注重文笔以及文体格式吗?”社员张天翼第一个提问道。

面对对方三连问,俞明哲也不急着回答,看了一眼,众人疑惑的眼神,问道:“诸君以为何为诗?”

什么是诗?众人在脑中思考起这个问题。

“诗是由现实经过而想象出来的,不单是现实,亦不单是想象。”戴望舒提出看法。

社员施蜇存说道:“《尚书·尧典》中记载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我认为诗是人文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

“我认为诗是反应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又一个社员提出看法。

……

在座的各位社员都对何为诗,作出了自己的看法,俞明哲等大家回答完毕,接着先前的问题,说道:“我认为诗即是社会生活,也是自然哲理!”

“古人也说‘诗言志,歌永言’,诗和人类的情感生活息息相关。诸君问我如何作诗,首要便是热爱生活。”

“唯有热爱生活,才能感悟大自然的哲理。思想和情感是诗的两根支柱,而生活则是它的源泉。诗从来不是多么工整的格式,多么优美的文字,一个幼儿的牙牙学语可以是诗,一只黄鹂鸟的歌唱也可以是诗……人生百态、思想情感、花谢花开都可以是诗……”

“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诗歌正是这样,它存在生活当中,热爱生活,才能获得灵感,理性,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情流露的诗歌……”

“啪啪啪啪啪……”

俞明哲表述完,围坐一圈的社员纷纷鼓掌。

“学长的话很有道理,诗歌的灵感源于生活,思想感悟越多,写出来的诗自然引起思想共鸣。”戴望舒说道,对于诗歌的看法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今天既然谈论到诗歌创作,不如我们每人写一首诗,如何?”有个社员忽然提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