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3 那个不成材的知青回来了(81)(2 / 2)

加入书签

就连蒋荷花自己,都悄悄吞咽了好几口。

领了肉臊子可还没完。

炒完了臊子的云裳,这会儿再次忙碌上了,锅里加油,就是四五个鸡蛋同时下锅。

第一个人进来的时候,煎鸡蛋已经熟了,因为实在是没家样放了,云裳索性就直接用饭铲,铲起一个来,放到了那人的碗里自从,整个煮面的环节才算是全部结束了。

那人刚转身,还没离开厨房呢,就又有人端着面进来了。

也是同样的流程,蒋荷花负责舀臊子,云裳负责给煎蛋。

而每给一个煎蛋,云裳就会表演一次单手打蛋,可把被安排了烧火的陶连文给看得眼热。

“小顾,你这动作也太帅了。”他发自内心地夸奖,又要打蛋又要煎蛋,还要负责给大家添煎蛋,之前大家在讨论分工的时候,陶连文就觉得云裳负责的太多了,很容易手忙脚乱,云裳说她足以应付。那时候,陶连文还以为她就是吹牛,想要在陶杏儿面前装威风,现在他才算是彻底地明白了,人家这是实力说话。

“是啊,竟然一点都不乱。”蒋荷花也感叹,云裳就在她身边,她可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她的厉害。

最关键的是,她的动作丝毫不显乱,反而有种,蒋荷花想了一下,应该是可以用“特别好看”来形容。

本来之前她还担心云裳赶不上,想着赶不上也无所谓,这都是自己人,稍微等一下不碍事,结果现在才发现,云裳根本不需要她等。甚至她煎蛋的速度比人的速度还快,现在锅边上,已经有两三个熟了的煎蛋在等着自己的“主人”了。

当放在灶房边上的篮子里的鸡蛋,只剩下不到十个的时候,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好几十口人的饭,便是只是简单的煮面条,那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最后吃饭的,才是云裳蒋荷花他们。

面这东西放久了会坨,大家也都是实在亲戚,不兴那些虚的,所以领到面的人,一早就开始吃了起来,这会儿先前的一些人,都已经吃完了。

不过,大部分的人还都在吃着,云裳等人端着自己的饭碗,也加入到了吃面的队伍里来,一时之间,整个陶家的院子里,都是索面条的索索声。

先前吃完的人,就有人自觉地开始去收拾锅碗了。

云裳他们吃完了之后,锅碗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如果是以往的话,这时候,其实就该大家坐下来聊一聊天,闲话家常了,但今天不一样,这是大年三十,晚上是除夕,是一年里面最应该吃好享受好的日子。

而为了让晚上的年夜饭能够丰富,也抱着多一点准备时间,大家可以慢慢地来,刚放下碗筷的陶家人,就开始为了晚上做准备工作了。

人还是进行了分工。

少几个人,去收拾房间铺床,看一下晚上的睡觉安排有没有问题;剩下的人,则是全部用到了晚餐的制作中:有摘菜组;有烧水组;有洗菜组;有切菜组;有和面组、剁肉组……

当然还有小朋友们独享的玩耍组以及孕妇的旁观组。

分工之后,大家就按照各自的分组,忙活了起来。

其实说是忙活,也不忙,大家也都是有说有笑地慢慢来。

云裳没有组别,蒋荷花分布了一个重要的任务给她“协调”。

通过这一次的事,蒋荷花是充分地体会到了人多时候协调跟指挥的重要性,为了避免大家忙起来,相互衔接不上,蒋荷花就让云裳来负责。

先前的煮面流程那么顺利,也都是云裳出的主意,所以蒋荷花对她比对自己的儿子女儿们还信任。

而云裳也果然没有让她失望,那么多的菜要准备,换了任何一个人都要昏头了,可云裳却在很快时间里,给出了一个先后的章程:比如她给了洗菜组一个洗菜的顺序,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韭菜。

当时,洗菜组的陶连文就问了:“怎么第一个是韭菜?”

“因为要包饺子,韭菜没准备好,包饺子那一组开不了工。”

“那怎么第二个是骨头,这玩意不影响谁啊?”

“要熬高汤,需要的时间比较久,先洗好,就可以熬上了。”

这两个问题一问,陶连文冲着云裳比了一个大拇指,果然厉害,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那么多、那么远。

其他的人,也因为这两问两答,纷纷露出了对云裳的钦佩目光。

这下云裳的工作开展得尤其顺利了。

一边负责协调,云裳还一边兼任了饺子馅料的搭配。

这工作是顾山跟刘德在负责,但这两人吧,经验有限,最终主要还是全靠着云裳的指挥安排,将馅料给做了出来。

中间赵老实带着朱小红来了一趟。

云裳检查了一番,因为受冷又受热,朱小红的病情比早上严重了一些,可小姑娘的神色,双眼中都透露出了高兴来,她也就没说什么扫兴的话,只安慰有些不放心的赵老实,朱小红没什么大问题,只要回去喝上一次她给的药,再闷头大睡一觉,一个下午的时间,她就能恢复七八成了。

剩下的,就算是不喝药,凭着她自己身体的康复力,自己都会完全康复。

云裳的这一番话,算是彻底安下了赵老实的心,他离开之前,还送了自己买的糖块给陶家。

那糖块的数量,竟然还包含了赵家王家跟蒋家的小孩子们,这对赵家来说,可是大手笔了。

不过,这小半年来,陶家,尤其是陶连海对他家的帮助巨大,这也是他的一番心意,陶国强推拒了两次后,就收下了。

当然,他们也没让赵老实空手回去,后山上弄到的冬梨,陶国强也拿了几个给赵老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